初春的扬州,晨雾未散,城郊一座略显破败的道观深处。
不大的静室内,岳再兴缓缓睁开双眼,透着一丝惊讶。
此方世界的原身蛮有趣。
他长身而起,静室的房门被轻轻推开。
岳再兴缓步走出,身形挺拔。
面容原本应是三十六年岁月磨砺出的沉稳,此刻却隐隐透出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莹润光泽,仿佛玉石经过岁月盘玩,内敛而温润。
原本严肃锐利的目光变得深邃如星海,一眼望去,仿佛坠入轮回,不可直视。
原身三十六载的记忆,就在几步之内已与他跨越诸界的灵魂彻底融合。
原身是这道观的观主,麾下有七十九名弟子。
而此方世界,正是群雄并起,魔佛争锋的大唐双龙传世界。
时值大业八年,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失利,天下已是沸反盈天,乱象初显。
“师父,您出关了!”
守在门外的两名年轻道士见到他,脸上瞬间绽放出由衷的喜悦,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这是他的大弟子景阳和二弟子清远,皆是原身精心挑选、寄予厚望的传人。
岳再兴微微颔首,根据原身的记忆,原身闭关,是为在这道门式微、天下将倾的时局中,寻一条振兴之道。
念及此,他心中不由泛起一丝冷意。
道门大宗师宁道奇,不思引领道统,反而近乎依附于佛门慈航静斋,着实失了风骨。
“佛门欲代天选帝,魔门搅动风云,宁道奇,宋缺,毕玄,傅采林,石之轩.......呵呵,这世界,果然精彩。”
岳再兴心念电转,他出身华山,追溯源流乃是全真一脉,是正根正苗的道门弟子。
“我道门岂能屈居佛门之后?”
“这天下气运,佛门争得,魔门争得,我道门为何争不得?”
“宁道奇,枉称宗师!”
他目光扫过恭敬的景阳和清远,声音平和却不容置疑:“景阳,清远,去将你们所有师弟师妹都唤至前院。”
“为师闭关八十一日,终窥大道之门,当传法于尔等,重振我道门声威!”
二人闻言,身体皆是一震,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
他们深知师父多年来为此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竟真的大功告成!
道门振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是!师父!”
两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立刻转身,脚步匆匆地去召集同门。
岳再兴则负手而行,循着记忆在道观内缓步踱行。
斑驳的墙壁,略显陈旧的殿宇,处处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清贫。
最终,他停步在道观大门前,抬头望向那块历经风雨、字迹已模糊不清的旧牌匾。
他身形未见丝毫作势,便如一片轻羽般飘然而起,右手轻探,已将牌匾取下。
左手虚握,腰间那柄看似古朴无华名剑湛卢,骤然出鞘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