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阴阳纹身师 > 第3章 灯影残忆

第3章 灯影残忆(1 / 2)

柏庐的来访,如同一阵诡谲的风,吹皱了观星斋看似平静的水面,也搅动了陈默的心绪。这位自称云游同门的“青囊居士”,言语间滴水不漏,关切之情看似真挚,但那深藏于温和表象下的审视与试探,以及最后那句意有所指的“另辟蹊径”,都让陈默无法将其视为简单的偶遇。

守夜人内部,果然并非铁板一块。心灯、破晓、巡天,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代表着三种对“守护”本质的迥异理解。柏庐的立场暧昧不明,他究竟是心灯一脉中理念不同的分支,还是早已暗中投向了失落的破晓或巡天之路?他的出现,是否预示着沉寂多年的守夜人内部派系,也将因“源初密钥”的现世而重新活跃起来?

夜色深沉,陈默独坐静室,镇魂灯在身前散发着恒定的温润光芒。他没有急于服用柏庐赠予的“百草蕴神丹”,而是将药瓶置于一旁。在彻底弄清这位师叔的意图前,任何来自外物的助力都需谨慎对待。他的指尖轻轻拂过灯身那道深刻的裂痕,冰凉的触感中,仿佛能感受到静虚前辈燃尽残魂时的决绝,以及更久远年代里,无数守夜先贤灌注其中的意志。

“心灯之源,希望微光……破晓裁决,巡天平衡……九钥归一,劫数分明……”他喃喃自语,脑海中回荡着静虚的传承与墨守规的讲述。守夜人的历史,远比他所知的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残酷。派系之争,理念之别,有时比面对外敌更加伤人。

他闭上双眼,再次将心神沉入镇魂灯。这一次,他不再刻意去追寻具体的答案或力量,而是以一种回溯与共鸣的姿态,试图沿着灯焰中流淌的时光印记,去感受那段被尘封的、关于派系分歧的过往。

心神融入的刹那,熟悉的纷乱光影与低语再次涌来。但这一次,陈默的心境更加沉静包容,他如同一个耐心的考古者,在岁月的泥沙中细细筛选。他避开了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与悲壮的牺牲瞬间,将灵觉聚焦于一些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微妙情绪与理念碰撞的碎片。

渐渐地,几段相对清晰、连贯的记忆残影,如同褪色的画卷,在他“眼前”缓缓展开:

第一幅画面:一处古朴的石室,油灯昏黄。年轻许多的徐庸与一位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腰间佩着一柄无鞘短刃的青年相对而坐。气氛并不融洽,带着一丝剑拔弩张的意味。

那佩刃青年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徐师兄,你我都清楚,心灯之路,过于保守!幽冥邪祟日益猖獗,仅靠守护与平衡,无异于纵虎归山!唯有以雷霆之势,斩尽邪根,方能还世间真正清明!我破晓一脉,愿为先锋!”

徐庸眉头紧锁,语气温和却坚定:“李师弟,除恶务尽之理我岂不知?然杀伐过甚,易坠魔道,更可能引动不可测的因果反噬。守夜之责,在于维系火种不灭,而非将整个世界拖入战火。心灯虽微,却能照亮人心,此乃根本。”

“根本?”李师弟冷笑,“若世界都被黑暗吞噬,何来人心可言?徐师兄,你太迂腐了!”他霍然起身,短刃寒光一闪,“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破晓一脉,自会走出一条不同的路!”说罢,转身决然而去。徐庸望着他的背影,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眼中充满了无奈与担忧。

第二幅画面:一片浩瀚的星空下,静虚前辈(那时他身影凝实,气息空灵)与一位身着素白长袍、手持一面模糊铜镜碎片、气质飘渺出尘的女子并肩而立。

那女子声音空灵,仿佛从天外传来:“……静虚师兄,星轨已显偏移之兆,劫气暗生,非人力可逆。巡天一脉观测天象,推演未来,此界恐有大劫将至。我等职责,在于记录与引导,而非强行干预。顺势而为,或可留存一线生机。”

静虚目光深邃,望着星辰:“月师妹,顺势而为固然是道,然眼睁睁看着生灵涂炭,我心难安。守夜之人,岂能坐视黑夜无尽?纵是螳臂当车,亦当尽力一试。”

月姓女子轻轻摇头,镜片反射着冷冽的星光:“干预因果,必承其果。师兄执意如此,恐将自身卷入劫涡,万劫不复。罢了,各自珍重。”她身影渐渐淡化,最终如同融入星空,消失不见。静虚独立良久,背影显得有几分孤寂。

第三幅画面:一场惨烈大战的尾声,天地失色。徐庸浑身是血,拄着断裂的拂尘,跪倒在地,怀中紧紧抱着光芒黯淡、灯身已现裂痕的镇魂灯。他的面前,是那位佩刃的李师弟,此刻他双目赤红,周身散发着近乎入魔的暴戾杀气,手中的短刃已变成暗红色,不断滴落着粘稠的邪血,但他自己的身躯也已是千疮百孔,气息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