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南博义夫妻两人还有南博安夫妻两人都赶回来了。
南川、南驰、南俊、南泽、南尧、南华、南星、南瑞、南彬、南旭、南谦、南野、南珏都在赶回来的路上。
南川”南驰、南俊、南泽,南旭、南华几人当天下午就回来了,其他人都还没到。
南老爷子的遗体被带回了南家老宅,南家老宅离天安门不远,家里人为他整理好遗容遗体。
南家老宅的朱漆大门敞开着,门楣上悬挂的红灯笼被换成了素白的幡旗,在秋日的风里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低声啜泣。
南老爷子的遗体被安置在正厅的灵堂中央,一身笔挺的将军礼服衬得他面容依旧威严,肩上的金星肩章在素烛的映照下泛着沉稳的光。
仿佛这位戎马一生的老人只是小憩片刻,随时会睁开眼睛,洪亮地喊一声“都站直了”。
负责操办后事的同志是军区专门派来的,为首的老参谋曾是南老爷子的警卫员,此刻正红着眼圈指挥着战士们布置灵堂。
黑布覆盖了原本挂着字画的墙壁,正中悬挂着南老爷子的遗像——照片里的他穿着常服,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那是他一百岁生日时拍的,也是家里人最爱的一张。
“老首长生前最讲规矩,”老参谋抹了把脸,对围在旁边的南家子孙说,“灵堂的布置要简洁肃穆,不能搞铺张。军区已经上报了上去,追悼会定在三天后,到时候会有领导过来吊唁。”
南战点点头,声音沙哑:“都听组织安排,一切从简。”他站在灵堂一侧,背脊挺得笔直,可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的悲痛。
作为儿子,他此刻是家里的主心骨,不能倒下。
南博森跪在灵前,手里的纸钱烧得通红,火星子落在青砖地上,很快就熄灭了。
他想起小时候,爷爷总把他架在肩膀上,在老宅的院子里跑,喊他“小崽子,以后也要当将军”。
想起自己第一次上战场,爷爷在车站送他,只说了句“活着回来”。
想起后来自己成家,爷爷抱着南川,笑得像个孩子……一幕幕在眼前闪过,心口像是被巨石压住,喘不过气来。
沈心悦跪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背,眼泪无声地滑落。
她嫁给博森几十年,老爷子待她如亲孙女儿,总说“我们家不兴那些规矩,你就是南家的长媳”。
如今这位最疼她的老人走了,往后回家,再也没人笑着喊她“心悦,过来尝尝我泡的茶”了。
南汐守在灵柩旁,手里紧紧攥着那把黄铜钥匙。
钥匙被老爷子的手焐得温热,上面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她记得太爷爷说过,太奶奶是大家闺秀,却跟着他吃了一辈子苦,临终前把这把开老宅底下室的钥匙交给他,说“等咱们有了重孙女,就把里面的东西给她”。
如今太爷爷去赴约了,带着这几十年的思念,去找那个在他口中“温柔又倔强”的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