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鐸极度崩溃之下,只好无奈回道:
“计划书我看了,安市这边的是想和朝歌一起搞个工业区”
听到王文鐸提起正事儿。
吴同信放下了水杯,任瑜也不打电话了,陈哲峰也坐直了身体,支起了耳朵,唯独赵鸣手里拿著笔记本时刻准备记录什么。
“搞一个工业区,一起发展,不然比起平原南部、中部一些城市,无论是朝歌还是安市,单临出来,影响力都有限!”
“蓝海电子是你拉过来的,省里肯定不会忘记你的功劳,如果你只是为了这个政绩,那蓝海电子落在哪里都无所谓,只要能在平原,反正肉烂在锅里,谁吃不是吃呢”
“但,你要是想让蓝海电子带动朝歌发展,这个方案就是最好的!”
“大家只有绑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你把河阴的基建搞出来了,物流、道路等等,这些都会是我们和南部、中部地级市竞爭的关键!”
吴同信这一通分析极为专业,但有一个极为致命的问题。
“领导,这份计划似乎忽视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工业区的行政管辖权归谁”
“朝歌还是安市”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税收、管辖、gdp等一些数据的统计划分到哪个城市”
王文鐸双手一摊。
全场沉默了。
吴同信给王文鐸的方案,只是考虑了两个城市各自的情况,以及合作后的竞爭力多强,但唯独没有考虑工业区的归属问题。
“文鐸,这件事我们確实没有考虑到,依你之见,如果安市想要掺和一下蓝海电子的项目,应该怎么做”
王文鐸自顾自点上一支烟,深深抽了一口,回道:
“我觉得安市不应该把目光放在蓝海电子身上!”
“別的不说,单单说环京城经济圈中,对於环保的要求有多严格,这个大家心里是有数的,蓝海电子能否適应安市的环保环境,这是需要打问號的!”
吴同信闻言眉头皱起,看著王文鐸问道:
“那你觉得安市应该怎么做,谁都能看出来,这次蓝海电子如果真的落地平原,对於平原的很多地市来说都將拥有一次腾飞的机会,如果安市在这个机遇下,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那安市就会一步退,步步退!”
“我,我不甘心啊!”
吴同信是有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他也想在自己一任上,真的做些什么!
“我觉得安市可以把目標放在承接蓝海电子中下游业务!”
王文鐸在发展经济这方面的眼光,吴同信还是很信赖的。
“怎么说”
“蓝海电子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间,把业务扩展的如此迅速,就是因为他们把大量订单下放到了承接商手中!”
“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业务,他们以加盟、承接这样的方式全部选择外包,把最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一点是他们业务扩展迅速最主要的原因,而谢飞臣,蓝海电子的董事长,起家的时候就是通过承接这样的业务发的家。”
“我觉得安市可以效仿谢飞臣!”
“招商引资,可以!”
“但是如果能培养自己的本土企业,那在很多方面受到的掣肘也將更少!”
王文鐸话语简短,但在场的人都是对经济有一定研究的,所以也不会出现听不明白的情况。
“文鐸,如果只是承接中下游產业,会不会利润太低...”
吴同信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地方。
王文鐸摇摇头,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