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搓了搓胳膊,冷气从脚底往上爬。
他缩了缩脖子,手摸到座椅边缘。上面的漆皮掉了好几块,摸起来扎手。
“再这么下去,咱们得冻成冰棍。”他说。
没人接话。主控舱里只有仪表盘那点蓝光,照着四张发青的脸。空气越来越闷,呼吸都带着凉意。
娜娜站在控制台前,手指在面板上滑了一下。
“氧气系统还能撑六小时。”她说,“但温度每半小时下降两度。三小时后会低于人体耐受阈值。”
“那就是说,要么热死,要么冻死。”卡尔靠在墙边,声音哑了,“区别是现在不用出汗。”
苏珊抱着工具包,手臂压着胸口。“我们得做点什么,不能坐在这等。”
“做什么?”卡尔抬头,“灯都灭了,连螺丝刀都看不见。”
陈浩一拍大腿站起来,动作太大差点撞到头顶的传感器架。
“找东西!”他说,“船上这么多破烂,总有能用的吧?总不能让咱们这群人死在一堆废铁中间。”
“你想翻哪?”苏珊问。
“货仓。”他说,“以前装补给的地方,说不定还有没拆过的模块。”
娜娜调出舰体结构图,光斑在她指尖跳动。
“B区货仓有三个密封舱室未开启记录。”她说,“理论上可能存在备用元件或废弃能源包。”
“理论上?”卡尔冷笑,“我们现在靠理论活着?”
“不然呢?”陈浩摊手,“你躺下装死,等外星人来收尸?”
卡尔没说话,慢慢站了起来。
四人穿过渡舱时,走廊的应急灯闪了一下,又灭了。最后一段路是黑着走的。
货仓门卡了半截,锈死了。
卡尔从腰带抽出撬棍,砸了两下,门缝裂开一道口子。
里面堆满了箱子,有些塌了,露出断裂的线路和碎塑料壳。
“像垃圾站。”苏珊踢开一个翻倒的柜子。
“别挑了,捡能用的就行。”陈浩弯腰翻一个金属盒,“咱们又不是来野餐的。”
卡尔蹲在一排报废的推进器旁,伸手摸了摸接口。
“这些还能拆点铜线。”他说,“至少能当导体用。”
苏珊在角落发现一组机器人残骸,脑袋掉了,身子还完整。
她掰开胸腔,取出一块扁平电池。
“电压很低,但没完全报废。”她举起来看了看,“拼一拼,也许能凑出个临时电源。”
娜娜接过电池,放在掌心扫描。
“可改装为低效能量转换器。”她说,“配合电路板,能提供微量持续输出。”
“多少算微量?”陈浩问。
“足够点亮一盏灯,或者启动小型风扇。”
“那也比没有强。”陈浩咧嘴,“至少不会在黑暗里互相咬脸。”
卡尔哼了一声,继续往袋子里塞零件。
苏珊把电池放进工具包,转身去翻另一个箱子。
陈浩靠着一堆木箱喘气,顺手拿起一块电路板,对着缝隙透进来的微光看了看。
“你说咱这算啥?”他忽然说,“星际拾荒队?”
“比叫花子强点。”卡尔头也不抬,“人家要饭还带碗。”
“我觉得挺酷。”陈浩把电路板夹耳朵上,“未来教科书写: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靠一群疯子用废品续命。”
苏珊笑了一下,又赶紧捂住嘴。
娜娜已经蹲在地上开始拼接零件。她的手指快得看不清,一块旧主板、两节电池、一段铜丝,被她接在一起。
“原型装置可在十分钟内完成。”她说。
“那你快点。”陈浩坐到她旁边,“我怕我还没当上宇宙名人,先冻僵了。”
突然,脚下传来震动。
一开始很轻,像远处打雷。接着整个舱体晃了一下,头顶的管道发出吱呀声。
“地震了?”苏珊扶住墙。
娜娜猛地抬头,把手里的装置放下。
“不对。”她说,“外部引力场异常。”
她冲回主控舱,其他人跟在后面。
主屏刚亮起,红光就炸了出来。
一行字快速滚动:“检测到高强度宇宙风暴,距离0.3光分,引力波已接触船体”
“啥意思?”陈浩盯着屏幕。
“风暴来了。”娜娜手指划过数据流,“强度等级七,正在加速靠近。”
“能躲吗?”卡尔抓住控制台边缘。
“不能变向。”她说,“引擎无足够能量支撑轨道偏移。”
话音刚落,船身猛震一下,所有人踉跄几步。一个没固定的显示器从墙上脱落,砸在地上碎了。
“固定东西!”陈浩喊,“别等它自己飞起来打人!”
卡尔抓起安全绳,扑向主操控台。他把绳子绕过支架,一圈圈绑紧。
苏珊冲到导航模块前,双手按住核心接口,防止松动。
娜娜在系统里切换模式,手动锁定航向参数。
又一阵剧烈摇晃,灯光彻底熄灭,只剩下应急灯的微弱红光。
“风暴引力在增强。”娜娜说,“船体结构承受压力已达临界值。”
“还能撑多久?”苏珊问。
“不知道。”娜娜看着读数,“如果强度继续上升,外壳可能在二十分钟内出现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