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困难中的小突破(2 / 2)

“资料库包含基础传播学模型。”

“行吧。”他坐下,“等回复就行。”

他们没等太久。

两小时后,信息屏亮起。b区回信:“派两人参加,顺便聊聊零件共享机制。”

紧接着,c区发来消息:“我们有批报废电路板,外形特别,能拿来玩吗?”

d区更直接:“手工课收不收人?我想学怎么把烂铁变成装饰。”

陈浩一条条看完,没说话,直接把消息全转到大屏幕上。

屋里安静了几秒。

“他们真要来了?”卡尔看着d区的提问。

“好像是。”陈浩咧嘴,“看来只要东西做得出来,人都会冒头。”

“不止是东西。”苏珊摘下手镯,放在展台上,“是有人开始觉得,自己也能做点什么。”

娜娜更新项目日志,标记“跨团队合作意向达成”。她同时调出下一阶段任务清单:材料储备、教学分组、安全规范。

“下周接待人数预计八至十二人。”她说,“需准备相应工具与防护用品。”

“工具有现成的。”卡尔检查梳理机,“再修两台备用就行。”

“防护也简单。”陈浩指墙角,“手套、护目镜都有,不够再去仓库领。”

“我可以设计入门课程。”苏珊翻开图纸,“从最基础的编织开始,控制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一件小作品。”

“别搞太难。”陈浩提醒,“让他们觉得自己行,才行。”

“我知道。”她点头,“第一节课目标不是做出精品,是让人愿意留下来。”

他们继续讨论细节。陈浩负责统筹时间安排,娜娜补充应急预案,卡尔列出设备检修计划,苏珊调整教学节奏。

天快黑时,第一件手工艺品正式入柜。

它被放在中央展台,底下垫着灰布,上方打了灯。灯光照在纤维纹理上,映出淡淡的星地图案。

陈浩在底部刻了字:“星痕计划·第一号共创样本”。

“以后每件都这么标?”苏珊问。

“当然。”他说,“不然怎么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娜娜启动延时摄影,记录整个制作过程。画面从原料采集开始,经过处理、编织、压制定型,最后定格在成品展示。

投影打在墙上,循环播放。

“像个小电影。”陈浩靠在椅背上,“虽然只有三分钟。”

“信息密度足够。”娜娜说,“可作为培训素材重复使用。”

“挺好。”他闭上眼,“明天开始,咱们就是正规文化项目了。”

没人接话。

但他们都没走。

第二天早上,工坊门还没开,陈浩就听见外面有动静。

他走出去拉开门,发现门口地上放了个小盒子。

盒子没封口,打开一看,里面是几片打磨过的金属片,形状不规则,边缘光滑,像是被人长期把玩过。

知道干嘛用。你们能用吗?”

陈浩拿起一片金属,在光下看了看。它反着微弱的银光,表面有些划痕,但能看出曾被精心打磨。

他转身走回工坊,把盒子放在展台旁边。

“又来一个。”他说。

苏珊过来看了一眼,“放那儿吧。”

“不问是谁送的?”

“不用。”她低头整理图纸,“反正人已经信了。”

卡尔检查新一批纤维材料,确认无断裂风险后,一捆捆码在墙边。

娜娜更新接待名单,新增三人报名。其中一人备注写着:“我会焊小零件,能不能教孩子做个会动的?”

陈浩看到这条,笑了下。

“看来咱们不只是收破烂了。”他说,“已经开始收手艺了。”

苏珊打印标签,贴在展柜上。标签很简单,只有一行字:“来自不同人的不同故事”。

他们围着展台站了一会儿。

外面风刮了一下,门轻轻晃了下,没关严。

陈浩走过去,正要关门,看见远处走廊有两个穿维修服的人朝这边走来。

他回头看了一眼屋里的展台,灯光还亮着。

手镯静静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