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学习中的小困难(1 / 2)

门开了一条缝,戴眼镜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那张打印纸边缘已经有点卷。

陈浩还坐在小凳子上,脚边是喝空的水瓶。他抬头看了眼来人,又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荧光笔,像是刚从什么情绪里抽出来。

“艺术小组在这儿。”他说,“但现在改自习室了。”

男人愣了一下,看看屋里没关的投影,又看看墙上贴满的画和铁片,迟疑着问:“你们……不画画了?”

“画完得动脑子。”陈浩把笔帽咬在嘴里,含糊地说,“刚才那堆涂鸦挺热闹,可星球不会因为我们画了个太阳就真的暖起来。”

苏珊从资料柜里抽出一个密封盒,拍了拍上面的灰:“我们现在要看点硬东西。”

娜娜站在投影旁,光斑还在墙上晃着,只是内容换了——一串复杂的能量循环图缓慢旋转,线条交错,颜色杂乱,像谁把电路板和植物根系搅在一起。

卡尔合上之前的笔记本,换了一本新的,封面写着“生态记录”。

男人没进来,只把头探得更远了些:“这是……学习?”

“算是。”陈浩伸手揉了揉太阳穴,“我们想搞明白这颗星球到底是怎么活的。”

男人点点头,慢慢把门带上走了。

屋里安静下来。

陈浩盯着投影上的图,看了一分钟,忽然抬手按了暂停。

“这玩意儿谁能看懂?”他嘟囔,“菌丝网络连接地热脉,再通过风化岩层给表层植物供能?听着像科幻小说抄来的设定。”

苏珊打开密封盒,取出一叠泛黄的纸页:“因为这不是结论,是过程。你看到的是结果拼图,而我们缺的是原始碎片。”

她把一张手绘剖面图摊在桌上。线条虽然不如电子图精确,但标注密密麻麻,连不同时间段的地表温度变化都用颜色区分了。

“这是我上次去东部岩层带回来的。”她说,“当时顺手记了些数据,没想到真能用上。”

娜娜走过来,光学扫描模块启动,一页页资料被快速录入系统。

“信息匹配中。”她说,“现有知识库中有三十七处相关条目,但逻辑链断裂。”

“我知道它断。”陈浩指着图上一处节点,“这里说地下菌群会响应微震释放孢子,可没人解释为什么非得是微震,而不是大雨或者风吹。总不能石头打喷嚏它才开工吧?”

卡尔翻到笔记中间一页,画了个简单的流程框:“目前假设是震动频率触发某种共振机制。”

“那你得先证明菌丝有耳朵。”陈浩说。

“它们不需要听。”娜娜调出一段波形对比图,“数据显示特定频段的地表波动与孢子扩散峰值高度吻合。不是声音,是振动传导。”

“可我们没观测设备长期驻留那个区域。”苏珊皱眉,“现有的几次记录都是短时采样,没法确认周期规律。”

陈浩靠回椅子,仰头看着天花板上残留的彩带。“所以现在是卡住了?”

“不算完全卡住。”苏珊翻到资料最后一页,“我记过一次夜间监测,就在那次微震发生前,地表湿度突然下降,然后菌丝荧光反应增强了三倍。”

“湿度下降?”陈浩坐直了,“不是应该潮湿才长得快吗?”

“正常情况是。”她说,“但这批菌种可能适应了干燥信号作为前置条件。”

娜娜立即调取数据库中的环境参数模型,输入新变量。

屏幕上,一条新的模拟曲线开始生成,但在某个节点突然中断,弹出红色提示:【数据不足,无法推演完整路径】。

“又来了。”陈浩叹气,“机器人知道全世界的事,偏偏不知道眼前这件。”

“我的资料库基于已知文明记录。”娜娜说,“而这颗星球的生态运作方式,在数据库中标记为‘未归类样本’。”

“也就是说,咱们得自己填坑。”陈浩抓起笔,在纸上乱画,“别人写好了答案叫学习,我们这叫现场编题。”

苏珊轻笑了一声:“但至少我们现在有线索了。”

“不止是线索。”卡尔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到投影前,“这些手记里提到了三次类似现象,时间间隔大约是四十六天。如果规律成立,下一次激活期就在十天后。”

“我们可以布点监测。”陈浩眼睛亮了一下,“带传感器下去,实时记录全过程。”

“问题是谁下去。”苏珊提醒,“东部岩层区不稳定,上次我去还是因为运气好没赶上塌方。”

“我申请。”卡尔说。

“你一个人不行。”陈浩摆手,“至少两个人,还得有人在上面接应数据。”

娜娜立刻回应:“我可以远程调控监测设备,并同步分析传回信息。”

“那你留下。”陈浩指了指她,“我和卡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