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苏珊立刻叫停,“又是信号入侵?”
娜娜回放音频频谱,仔细分析。“来源是内部。液压泵运行时产生谐波共振,频率恰好接近通信波段。”
“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的机器吵到了自己?”陈浩挠头。
“准确。”娜娜关闭该设备,“排除干扰源后,系统应能适应真实环境中的类似情况。”
“明白。”卡尔点头,“以后碰见会响的东西,离远点就是了。”
接下来是实战推演。
四人分处不同区域,模拟遭遇突发状况。
第一项:“伤员救援”。
陈浩扮演受伤队员,被困在塌陷区。他按下紧急按钮,语音自动广播位置信息。
“我在c区,左腿被压,无法移动。”
苏珊第一时间响应:“收到,我在b区,正向你靠近。”
卡尔从d区绕行:“前方有裂缝,我走侧道,五分钟后到达。”
娜娜提供导航支持:“c区结构不稳定,建议两人协作抬离,避免二次坍塌。”
十分钟后,模拟救援完成。
第二项:“路线重规划”。
原定路径被设定为封锁状态,团队需根据实时反馈调整前进方向。
“前面堵死了。”卡尔报告。
“切换备用路线。”陈浩说,“娜娜给坐标。”
“新路径已发送。”她回答,“注意,右侧通道有高压电弧风险。”
“收到。”苏珊提醒大家,“贴左墙走,别碰金属壁。”
全程沟通顺畅,无人掉线。
第三项:“紧急撤离”。
警报响起,系统提示氧气浓度骤降,要求全员五分钟内撤至安全区。
“所有人报位置!”陈浩喊。
“d区出发。”
“b区已移动。”
“c区跟上。”
娜娜实时更新路线:“前方岔路,优先选择左侧通道,通行效率高百分之二十。”
最终,四人全部抵达出口,耗时四分十八秒。
“以前这种事得靠手势比划。”陈浩摘下头盔,“运气好能懂,运气不好就各走各的。”
“现在不一样了。”苏珊笑了笑,“一句话的事。”
卡尔拍拍身上的中继器:“这玩意儿要是半路坏了,我就把它焊死在头上。”
“你要真那么干,”陈浩说,“下次进去我先给你拍张照,留作纪念。”
娜娜完成最后一次巡检。“通信网络运行稳定,六节点全覆盖测试通过。延迟平均0.27秒,抗压能力达标。”
“那就没问题了。”陈浩站起身,伸了个懒腰,“三天准备期结束,明天出发。”
苏珊把记录板放进背包,拉好拉链。卡尔检查工具包,确认焊枪和备用零件都在。娜娜站在控制台前,眼中蓝光缓缓熄灭。
“所有设备已校准。”她说,“随时可以出发。”
陈浩摸了摸耳朵边的耳机,按了按通话键。
“喂?听得见吗?”
“听得见。”三人齐声回答。
“好。”他笑了,“这回咱们总算能睁着眼走了。”
他转身走向出口,脚步落地很实。
其他人陆续跟上。
走到门前,卡尔忽然停下。
“等等。”
他低头看了眼中继器的指示灯。
绿灯亮着,稳定。
可就在一秒前,他觉得那光好像跳了一下。
不是闪烁,也不是故障。
更像是……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