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修与调度信息不同步。
“这些问题不解决,哪怕对方技术再先进,我们也接不住。”
苏珊举手:“我建议每天设十分钟协调会。各组派一人到场,只讲三件事:当前卡点、急需支援、明日计划。”
“短,准,快。”卡尔点头,“比写报告实在。”
“可以。”陈浩记下来,“放在早班前,雷打不动。”
第二条关于应急物资,争议最大。
“现在所有重要工具和耗材都要审批才能动用。”卡尔说,“可抢修时等批条,黄花菜都凉了。”
“但放开又怕滥用。”苏珊皱眉,“之前有人顺手拿走两瓶密封胶当私用,后来查了好几天。”
娜娜提出折中方案:“设立应急直取通道。特定物资标注红色标签,取用需登记姓名和时间,系统自动记录,二十四小时内补交简要用途说明。”
“滥用的追责,急用的不卡。”陈浩笑了,“行,就这么定。”
第三条是新人带教。
“现在新人来了,谁有空谁带两句。”苏珊说,“结果就是会的越会,不会的一直不会。”
“必须指定责任人。”陈浩说,“每个新人都配一个导师,签三个月责任期。教得好有奖励,放任不管要扣分。”
“扣分?”卡尔挑眉,“你开始搞KpI了?”
“我不懂KpI。”陈浩咧嘴,“我就知道,谁带的人出了事,谁得一起扛。”
第四条是数据权限。
目前只有核心成员能查看能源、水源、结构安全等关键数据。
“普通成员只知道自己的活儿。”娜娜说,“但很多问题恰恰出现在交叉区域。”
“比如电力组不知道净水机什么时候启动,结果负载突增,跳闸。”
“那就开。”陈浩一挥手,“非密级数据全部开放。看不懂的,安排每周一次科普课,娜娜主讲。”
“我已准备基础教程模块。”娜娜平静地说,“包含图表解读与预警识别。”
最后一条是维修信息同步。
卡尔拿出一份手绘的日志表:“我们现在靠纸质登记,经常漏记。建议上电子看板,所有任务实时更新,状态颜色区分——绿色进行中,黄色待处理,红色延误。”
“还能设提醒。”苏珊补充,“超时自动通知负责人。”
“行。”陈浩拍板,“先在净水组试点简化申领流程,三天看效果。同时上线电子任务看板,覆盖所有维修任务。”
他转向娜娜:“做个改进跟踪表,每项任务标进度,红黄绿三色管理。”
“已生成《内部安全评估报告V1.0》。”娜娜点击确认,“上传至公共知识库,全员可查。”
苏珊开始整理反馈记录,准备移交给下一班次跟进。
卡尔检查完最后一台设备的日志,把工具箱放回原位。他顺手拉开侧袋,摸出一张旧便签,看了看,又塞了回去。
陈浩站在白板前,拿起绿色记号笔,在“隐患排查”那一栏画了个勾。
“总算把自家地基扫一扫了。”他说。
通讯器突然响了。
娜娜看了一眼:“外部信号接入请求。”
“这时候?”陈浩皱眉,“接进来。”
画面亮起,没有声音。
屏幕上是一个人影,站在门外,穿着没见过的制服,手里拎着一个金属箱。
那人抬起手,敲了敲虚拟窗口。
卡尔把手伸向工具箱。
苏珊站起身。
娜娜已经开始记录访问日志。
陈浩往前一步,手指按在通话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