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别说这么玄的词。”陈浩坐回凳子,“就说——闻着舒服,想起来开心。”
“已理解。”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陈浩靠着墙,脚搭在另一个矮凳上,手里捏着那枚“坚持到底”的牌子来回摩挲。他的手指还在疼,尤其是中指和食指,布条换了两次,边缘都发硬了。
但他没摘。
“光发牌子,好像还是差点意思。”他忽然说。
“你的意思是?”
“活动不能只弹琴、发奖、散伙。”他摸着下巴,“得让人动起来。比如玩个游戏?动脑的那种。”
“可行性存在。”娜娜说,“需要规则和道具支持。”
“规则明天再想。”他打了个哈欠,“今晚先庆功。”
“无具体庆祝行为定义。”
“坐着不动就是庆祝。”他闭眼,“我好久没干完一件事还觉得值当了。”
娜娜没说话,只是把工作台上的灯调亮了一档。
过了一会儿,陈浩睁开眼,盯着天花板看了一会儿,又坐直身子。
“要不……做个牌?”他说。
“卡片类互动工具?”
“对。”他点头,“输的人讲笑话,赢的人挑奖品。不用太复杂,随手画就行。”
“材料充足。”娜娜说,“可使用剩余木片或厚纸板。”
“先记着。”他抬手止住她,“明天再说。今晚的任务完成了。”
他把木盒推到台子角落,用一块布盖上,像是怕被人看见。
然后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布条缠得七扭八歪,最上面一层已经泛黄。他试着活动了下手指,疼得吸了口气。
“你说……他们会上台吗?”他又问。
“根据过往行为模式。”娜娜说,“当任务不具强制性且带有娱乐性质时,参与意愿高于常规值。”
“听不懂。”陈浩摆手,“你就说——有没有人愿意来丢脸。”
“有概率。”她说,“特别是设置惩罚机制的情况下。”
“我就知道。”他笑出声,“越怕出丑的越爱凑热闹。”
他靠回去,闭上眼,嘴里哼起那句旋律:“起——走——顿——接——推——拉——收。”
哼完一遍,他睁开眼,看向娜娜。
“你觉得……咱这活动,能办几次?”
娜娜镜头微闪,掌心浮现一行字:物资储备可支持三次同类活动,人员基数稳定,重复举办具备可持续性。
陈浩愣了一下,笑了。
“你还真算好了?”
“提前规划属于基础执行逻辑。”
“行吧。”他抓起吉他,轻轻拨了一个音,“那咱们就不搞一锤子买卖。”
他试了两下和弦,动作慢,但每个音都清楚。
弹完,他把琴放回腿上,没再动。
屋子里只剩下风扇的声音,和他偶尔搓动手指的沙沙声。
过了很久,他忽然说:“明天……先把卡牌的板子锯出来。”
他说完,没等回应,低头去解布条,刚扯开一角,手指一抽,又停住了。
灯还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