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底有多少人在背后奔走,有什么人心急火燎的等待,龙王祭终归还是到来了。
这一次的祭祀非同寻常的盛大。不仅是璇州人都争相放下手中的活计,甚至还有外乡的游子听闻此事,不惜千里迢迢奔赴回来观礼,前所未有的盛大。寒江边龙王庙聚集了黑压压一群人,全都在翘首以盼。
毕竟……那可是传闻中和蛟龙爷同一年代的隐世仙人,枯松城隍显圣啊!
不是璇州人,很难理解一条寒江水,万亩龙沃土这种乡土情思。喝着寒江水,吃着龙田米,听着蛟龙爷走水辟田的传说长大,不管愿意与否,璇州出生长大的人骨子里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尽管官府昏聩,乡绅横行,尽管州内不稳,精怪遍地,尽管不得不远走他乡,可一听说有城隍爷要来给大伙主持公道,哪怕一些自诩铁石心肠的人也忍不住回乡,看看到底是不是有这么回事,能不能把公道讨回来。
有谁会舍得背井离乡,过着举目无亲的日子,看别人的脸色呢?水是故乡甜,人是老乡亲,这些人们对故土寄托的相思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而这还不是全部。若不是看在枯松岭城隍据说不忌讳妖精的份上,这些乡民早就受不了树上脚边,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精怪了。
没错,全璇州的精怪,也来这龙王祭上观礼了!
“我们家老爷心里头装的是整个璇州,没有妖族人族之别,没有异族本族之分。当年蛟龙爷找到枯松岭上帮忙化龙,那就是铁打的事实。”
和妖怪坊市的主事人谈判时,小灯谣舌灿莲花,滔滔不绝,如此说道。
“今年的龙王祭就是证明。我们家城隍老爷会给你们展示他与蛟龙爷的交情的。明白了说,璇州阴世今后就由我们出面管束,与阳世人间分开。他们走他们的阳关道,我们走我们的独木桥。
到时候你们有什么冤屈不满,也可以来枯松岭城隍击鼓鸣冤,和人族一样,我们来给你主持公道!”
妖怪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信,但……试试又何妨?难道还怕了那些没有神通的普通人不成?
多新鲜啊,以后还能和人族一样,有个地方喊冤,可是百年来的头一遭听说!
即使有不信的精怪,问问那些蛟龙爷的旧部,它们信誓旦旦地说了有这事儿,那也就信了个七八成了。再不济,先去那热闹祭祀上看看风头也行啊。
人族看重的,是蛟龙爷千里走水开辟良田的功德。而妖族们看重的,却是枯松城隍出手相助,衔鼎化龙的恩情!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幕古怪的场景。农夫与精怪,活人与亡魂,居然相安无事地站在一起,一同参与这龙王祭典。
谁敢闹事啊?这可是蛟龙爷和城隍爷的道场!两族都吃得开的人物,不要命了!
于是,一身天师袍的老庙祝在台下看着这一幕,腿都有点发软,更别提身后的哆嗦的李世财和阴沉的贾元稹了。
这个时候他们才意识到,被他们把持了十几年的威望信仰,到底是何等的沉重。几个利欲熏心贪得无厌的家伙,在这百年未见的信仰面前,是有多么的渺小。
“我,我,我这……”老庙祝的大脑一片空白。他一个嗑药走邪道上来,只求道行延寿不学无术的半桶水,哪里见过这阵仗?就连前几任庙祝都没有这待遇。“世财,知府大人,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