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江北的秋风带着寒意。
蜀汉中军帐内,庞统与诸葛亮正对着地图,讨论着如何拿下临川、江夏两城。
“临川与江夏互为犄角,若能先断其联系,再逐一击破,北伐的局势将大为改观。”诸葛亮缓缓说道。
庞统点头:“不错。我已命新一营的范延制定详细计划,准备先佯攻临川,再诱江夏援军入伏。”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地部署时,一个看似可靠的情报传来——
魏军主力正调往北线,意图抵御东吴的水军袭扰。
情报陷阱
这个消息让蜀汉上下都松了口气。魏延甚至笑道:“若真是如此,我们便可趁虚而入,一举拿下两城。”
庞统却眉头微蹙,总觉得事情太过顺利。但在多方情报来源的印证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行动。
他任命李桓——一位年轻却沉稳的将领——率领五千精锐,先行前往临川附近设伏,等待江夏援军。
李桓虽年轻,但深得诸葛亮器重,尤其擅长防御战。诸葛亮在临行前,特地将营寨的防御布置图交给他,并叮嘱道:“若遇不测,可凭营寨坚守,切勿轻出。”
落入圈套
李桓率军抵达预定地点,迅速按照诸葛亮的图纸构建营寨。
营寨四周设有壕沟、拒马桩,最关键的是——诸葛亮设计的诸葛连弩被布置在四角的箭楼上。
然而,就在他们完成防御的第三天,情况突变。
魏军的旗帜突然出现在四周的山丘上,密密麻麻的敌军如潮水般涌来。
李桓心中一沉——这分明是魏军早已设好的陷阱。
坚守营寨
“全军戒备!按诸葛先生的布置,启动连弩!”李桓沉声下令。
刹那间,箭楼上火光闪烁,数十支弩箭同时射出,形成一片箭雨。魏军的冲锋瞬间被遏制。
然而,魏军的数量远超预期。司马懿与贾诩显然是早有预谋,将李桓的部队团团围住。
李桓冷静地观察战场,发现魏军正试图从东侧的壕沟突破。
他立即调派精锐前往支援,并启动了营寨内的另一个机关——落石阵。
五日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