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
她笑嘻嘻道,“太好了。”
赵老太盘算了一下,手中还剩个几十万。
不过这靠着江城的房租,已经够她生活的了。
在省城住了两天之后,赵老太和国英、红红,又回到了江城。
家里面锁上门了。
国贵和慧茹两个人估计在店里面。
老太太一个人去拿钥匙,将买的衣服顺便带了过去。
刚一进馒头店,两个人忙得满头大汗。
慧茹正站在蒸笼前,用手捡着馒头。
“妈,您回来了。”
“钥匙在哪里?”
“在那门后面挂着呢。”
“慧茹啊,妈到省城一趟也没买其他东西,给你带了两件衣服。”
孙慧茹赶紧放下手中的馒头,解开围裙,洗了个手,把凳子递给了老太太。
“妈,我这衣服刚结完婚买的还有很多没穿完,你怎么又给我买?”
“哎,不一样,这是我从省城商场里面买的,你看一下,喜不喜欢?”
慧茹拿出来一件,在身上比对了一下,刚好贴身,还是当下最时兴的秋装款式。
平时她做生意穿的也不是太过讲究。
“这多少钱呢?”
“你别管多少钱了,这些东西都是妈给你买的,你拿着吧。我就先回去了,你先试试合不合身。”
国贵道:“就是,妈给你买的,你就拿着呗,反正这衣服放着也不会坏。”
赵老太走后,没过一会,馒头店来了一个熟悉的人,刘艳下了班将车子停在一旁,走了进来。
因为晚上要做饭,已经是周五了,周六也不去厂里面,在家刚好买点馒头,明天再炒几个菜懒得去二次买了。
慧茹看见二嫂来了,赶紧迎了进来:“二嫂,你刚下班。”
“这我懒得做饭嘛,想着从你这买几个馒头回去。”
“不用不用,都是一家人,我给你挑一点带回去。”
慧茹拿个袋子,给刘艳挑了满满一大兜子馒头,“二嫂你看这些够吗?”
“哎呦,吃不完这么多,你也太实在了,我就跟你二哥两个人,拿下去一半。”
“不用,这天又不热了,你要不然送点给邻居什么的?”
“那我多不好意思啊,二嫂谢谢你了。”
慧茹热情的搬着板凳:“你坐吧。”
刘艳坐在板凳上和她闲聊一会,看着来来回回的人,不停地站在他门口要买馒头。
这一会的功夫,就收了不少钱,心里面有些羡慕:“哎,你们这生意怎么样啊?”
“还行吧。”慧茹一边挑着馒头,一边回复着她。
“我看你们这早晚要发财,你瞅瞅,来买馒头的人,这个点还不停。”
国贵道:“这算什么呀,我们现在已经往几家单位的食堂送馒头了,每天都要好几百个,这几家单位,我都有点跑不过来了。”
“国贵啊,你的命可真好啊,娶了个贤惠又能干的媳妇。
不像你二哥,整天在那厂里半死不活的工资,也没点上进心。”
慧茹道:“二嫂啊,你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二哥的稳定工作。
这最近听说有些都下岗了,他这份工作,可比我们做点小生意强多了。”
刘艳抱怨道,“强什么强啊,现在不都开始流行下海做生意吗?
干了一两年仍然是那个岗位,连个小领导都没混上。”
听着二嫂的抱怨,孙慧茹也没有去接话。
刘艳在她店里面东瞅瞅西看看,把目光落在了那两个包装袋上,她探着头看了一眼:“呦,你买的新衣服啊?”
孙慧茹没想那么多,正忙着找钱,随口回复道:“刚才妈来了,她从省城去送国霞上学,给我带的。”
刘艳看到这衣服,摸着布料非常的高档,款式也新颖,再一看上面的定价,好几百块钱。
心里面有些怨恨老太太,但她还是堆着笑脸道:“你这两套衣服可不便宜啊,老太太挺有眼光的嘛,加起来我看都要七八百块钱了,抵得上我和你二哥两个人的工资了。”
孙慧茹有些惊讶:“那么贵吗妈没说多少啊。”
她赶紧走过来,把头凑了上去,一看还真是。
刘艳拿着牌子价格道:“那你自己看看,这还能有假?”
“确实够贵的,我早知道就不让妈买,我每天干那活也穿不了这么好的衣服。”
刘艳每天穿着打扮的很精致,虽然在厂里面干活。
但她听孙慧茹这么说,心里面带着醋意,“这老太太就是偏心啊,去趟省城只想着给你带礼物,这我们也是她儿媳妇,她也没舍得给我买一件像样的衣裳。”
孙慧茹看着二嫂的脸色不好,知道她可能有些不高兴。
“二嫂要不然,这衣服送你了,我干这活也用不上了。”
刚才刘艳掏出来的时候就比对了一下,不合身。
孙慧茹比她的骨架大,老太太就照着她的身材去买的。
“不用了,这是妈给你买的,我穿像什么样?
先走了啊,你忙吧。”
刘艳的声音有些生硬,没有来的时候那般温柔,提起馒头骑着车子就走了。
孙慧茹看着她的背影,对着国贵道:“你看二嫂是不是有点生气了?”
“哎,别管她,她生气跟咱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