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却得罪了老大林国荣。
那个时候在国营厂里面当工人,是一件很光荣而且收入不错的工作。
老大至今靠着修自行车、摆个摊,勉强维持生活。
他的母亲居然把这个工作岗位让给了弟弟,导致林国荣从那以后对自己的母亲有些不满,
大儿媳妇王秀英更加怨恨,看见赵老太都不打招呼。
老大和赵老太也从此埋下了怨恨的种子,逢年过节也不再上门看她。
老二林国华结了婚以后,在厂里上班,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不过他打起了老头抚恤金的主意,一直撺掇着赵老太把这笔钱分了。
但赵老太心里面清楚,她的第三个儿子林国富还在上学,而且从小就聪明,考试都是第一名,这笔钱他上大学的时候肯定要花一部分。
她的第四个儿子林国贵因为身体有残疾,小时候发高烧去打针,不小心打到了坐骨神经,从此就落下了一瘸一拐的毛病。
这个儿子娶媳妇在城里面确实有点困难,哪个姑娘一见到他走路,这事就算黄了。
赵老太一个人扛着一大家子的事情,心里面虽有苦,但不得不继续下去。
她不敢轻易地动这笔钱,也不会现在就分,老二对她颇多埋怨。
等到了老三林国富上了大学,毕业以后,这小子娶了省城里面的一个姑娘,直到他临死才回来一趟,平常很少回家。
一是嫌家里面脏,二是埋怨赵老太把抚恤金都分给了几个哥哥,自己没拿到什么钱。
他的第四个儿子林国贵,人倒是老实孝顺,可是赵老太为了他的婚事,整天愁眉不展。
老三娶媳妇她不操心,但这个老四林国贵一条腿走路不利索,哪个姑娘能看得上他?
就是找个丑的也行啊。
为了给儿子操办婚事,赵老太到处发动亲戚朋友,希望先把林国贵的事情办了。
就在某一天,从乡下一个亲戚家口中,介绍了一个姑娘,对方叫孙明芳,人长得俊俏,打扮有些老土。
对方知道她家的情况后,同意了。
这可把老太太赵老太高兴坏了,但是条件却很苛刻。
人家看上的是老太太的儿子这个城里的户口。
孙明芳的娘家人要求老太太必须出6万块钱的彩礼,然后再盖一间平房。
这对于当时的市场行情来说已经是天价了,6万块钱的彩礼,她也真敢要。
普通人家姑娘结婚,6000块钱实属常见。
当时老四林国贵相亲不下百场,都是因为他这个残疾的腿,事就黄了。
赵老太也知道这个条件确实开得高,但为了能让儿子成家,她心一横,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况且孙明芳长得的确俊俏,除了是乡下人以外,配他儿子林国贵绰绰有余。
这一举动可把他的几个儿子给气坏了。
老大和老二都想着这笔抚恤金,听说给老四花了6万块钱娶媳妇,而且又盖了一栋平房,就找他母亲赵老太,要求补偿。
因为老大当时娶媳妇没花多少钱,王秀英就撺掇着林国荣,让他再拿出2万块钱补偿。
老二林国华在妻子刘艳的撺掇下,也要求老太太把这笔钱拿出来均分,不能都便宜老四。
可是做父母的想要把一碗水端平不太容易。
哪一家稍微过得好一点,她就少操点心;哪个儿子过得不如意,她就多上点心。
当时为了平息这场争夺,赵老太私下里偷偷摸摸的给了大儿子将近2万块钱,
又给了老二1万,他手里面还剩下3万,老三大学毕业以后买房子他私下里又掏出来1万块钱。
这手里面还有2万,最后按人头又给平分了。
老太太手里面一分钱都没留,最后却落到如今这个下场。
她连去医院看病的钱也没有,躲在狗窝里面,吃着铁疙瘩一样的馒头。
忽然感觉喉咙一紧,赵老太两眼翻白,被噎到了。
她赶紧想着去喝热水,算是活了过来,可这馒头实在太硬了。
没过几天,赵老太饿死了,两只眼睛并没有闭上,不知道是不甘心,还是有怨气。
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全都变了。
抬头望着一面刻有喜字的大衣柜。
这正是她陪嫁的时候运过来的。
赵老太发现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老房子里。
在记忆中,这个房子后来被拆迁了。
她也无家可归,只能靠几个儿子轮流照顾住在他们家里。
忽然,她注意到墙上的日历。
1994年,6月1号。
这不正是他老头子去世两年以后吗?
就在这几天,他的大儿子即将来问他借钱盖房子。
他的第2个儿子林国华也刚刚娶了二儿媳妇刘艳顶了老头子的班。
但是赵老太脑子里只有赚钱,自己留着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