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播出
两支广告选择在市台黄金时段交替播出。安排在《渴望》剧集前后,则放在《时尚前沿》栏目中。
播出第一晚,楚瑶和林薇守在办公室的电视机前。当时钟指向晚上八点,熟悉的台标出现后,第一个播放的就是广告。
来了!楚瑶不自觉地握紧了手。
三十秒很快过去。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怎么样?楚瑶紧张地问。
林薇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着泪光:瑶瑶,这广告...拍得太好了。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第一个打来的是宋卫国:妈在电视上看起来真精神!刚才隔壁王婶都打电话来夸呢!
接着,门店经理的电话也来了:楚总,刚才有好几个顾客来问广告里的酱菜!
这一夜,宋氏的热线电话几乎被打爆。
市场反响
第二天一早,各门店还没开门,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
我要广告里的那个酱菜!
昨天电视上那个衣服,你们店里有吗?
赵阿姨今天在店里吗?我想见见她!
酱菜的销量在第一天就翻了三倍,很多口味甚至出现了断货。更让人惊喜的是,很多年轻顾客也开始购买这些传统食品。
我奶奶以前就做这个味道,一个年轻女孩说,现在她年纪大了做不动了,还好你们这里有。
木兰服饰同样大获成功。广告中展示的几款服装当天就售罄,很多顾客指名要广告里那件红衣服。
杨帆拿着第一周的销售数据,难掩兴奋:宋记销售额增长百分之二百三,增长百分之一百八。这还只是本市的数据!
更深远的影响是品牌价值的提升。很多周边城市的经销商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代理这两个品牌的产品。
意外收获
广告播出后不久,省电视台《品牌故事》栏目组主动联系宋氏,希望能为拍摄专题片。
你们的广告在我们台里都引起了讨论,编导对楚瑶说,现在很难看到这么有温度的品牌故事了。
专题片的播出,让和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省范围。订单从四面八方涌来,食品厂和服装车间不得不加班加点生产。
赵金凤更是成了名人。有一次她坐公交车,居然被乘客认出来:您不就是电视上做酱菜的赵阿姨吗?您做的酱菜真好吃!
老人回家后感慨地对楚瑶说:活了这么大岁数,没想到还能成。
深层变革
广告带来的不仅是销量的提升,更是企业内在的变革。
食品厂在订单激增的压力下,开始引入更科学的生产管理,在保持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升效率。
木兰服饰则借势推出了高端系列,聘请专业设计师团队,向品牌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最让楚瑶欣慰的是,员工们的品牌意识明显增强。食品厂的老师傅现在会自豪地说:我们做的可是上过电视的!服装店的导购也会自信地向顾客推荐:这是我们的品牌,广告里那个系列。
新的思考
在季度总结会上,楚瑶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广告只能引起注意,真正留住顾客的还是要靠产品品质。她说,现在我们的挑战是要在销量大增的情况下,保证每一瓶酱菜、每一件衣服都符合顾客的期待。
她提出要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
林薇补充道: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将广告效应持续下去。可以考虑按季节推出新的广告capaign,保持品牌热度。
宋卫东从南方打来电话:二嫂,你们的广告在南方的一些商场都能看到了!要不要考虑来这边发展?
时代印记
两支广告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宋氏的命运,也在本地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很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九十年代初的商业发展时,都会提到那两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宋记酱菜,家的味道木兰服饰,绽放你的美。
它们不仅是一个品牌的宣传语,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家的眷恋、对美的追求。
而对楚瑶来说,这两支广告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们证明了她对市场的判断,也让她在企业管理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夜深了,楚瑶独自在办公室里回放着两支广告。画面中,赵金凤慈祥的笑容、现代女性自信的身影,交织出宋氏集团多元而统一的品牌形象。
她知道,这只是品牌建设的第一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用真诚打动人心,宋氏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电视机里传来的不仅是广告,更是一个企业成长的足音,一个品牌梦想的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