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啥家庭呀?(2 / 2)

“我还以为是数学问题,没想到是社会学问题。

对了,你这个公司是?”

“我有个叔叔,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读成人班。

当时他们学校的老师让他们一边进行实践行系统研究,一边进行教学。

英才班的课程进度比较慢。

我空闲时间比较多就和叔叔一起做了这个系统。

后来在研究的时候,对Np问题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

李夏平淡的语气让办公室的两人都有些咋舌。

作为京城大学特别开办专门招收中学生进行英才教育的数学班级,他们的课程设计本身就远超常人的想象。

结果,现在还有人嫌弃起它的进度太慢?

“你家里是做什么的?

这么一个系统搞下来需要不少钱吧?”

“家里有些资产。”

似乎不想对家庭做出太多的解释,李夏有些含糊的概括了一下,转向对这个系统的介绍。

“当初我和叔叔开始做这个系统到现在,差不多花了三亿左右。

其中硬件成本在两亿,这一年来的训练也花了一亿。。

整个架构设计上来说,是属于一种类人脑的仿生设计。

我用分布式系统和hash算法,模拟了人类神经元的连接。

用散列函数来对信息进行摘要。

在加上联想算法,退火算法,模拟出了类人脑的用进废退机制。

在人工智能的统合下。

能够对计算的结果进行累进式更新存储。”

李夏的轻描淡写让王院士有些震惊的和张教授对视了一眼。

如果自己十几岁的孙子跟他说在研究千禧难题,需要用到三亿来进行信息化验证,自己二话不说可能就将人吊起来打。

这是啥家庭才能撑的起这种学习研究上花费?

三十分钟后。

等宋宁赶到了去年李慧清给他和小夏成立的公司后,二话不说就向大云系统内充了不少钱。

只是这次的计算量似乎格外庞大。

作为电信服务器提供商,他们这种中高并发类计算业务本来租金就高。

宋宁前后向电信服务器平台充了将近三千万,才将整个计算时间拉到了勉强能够承受的程度。

“小夏,我刚才看了一下,现在整个计算过程小爱给出的预估时间是48小时左右。

这个钱花的有点猛,已经花了三千五百万了。

你那边急着要结果么?

如果你急着要结果的话,我把我股市内的钱提出来。”

“那是你的钱。”

“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管谁的钱,你不是要用系统进行答辩么?

先把你的答辩过了再说!”

电话那头宋宁急切的声音让李夏有些轻微失神。

轻轻摇了摇头,将脑海中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甩开,李夏将目光看向了王院士。

“计算量太大,公司扩充服务器的计算规模,但是还需要48小时的计算时间。

公司的钱不够了。”

李夏的话让王院士后知后觉的拍了拍额头。

“怨我,怨我!

一时没想起来,你们在外面研究计算,一切的花费都要有经济支持。

这样,我联系一下学校的超算,将接口发给你们。

你们公司租用的服务器的钱扭头将发票给我。

我给你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