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灵缘盛会(1 / 2)

灵缘节在立秋之日举行即位秋祭,一是主理丰收的神明祈祷庄稼作物有个好收成,二则是启明少年男女互诉衷肠之节气,之所以有这一寓意实为当年同德帝同窦太后在立秋之日阴差阳错灵缘树下结缘,非但佳偶天成更为启明带来一代贤后,成为天下一段佳话。

启明百姓都向往这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爱情,私下都将那颗树称为灵缘树,以此来承载对和美爱情的向往,纷纷于秋祭这日来灵缘寺求一段好姻缘。

本来百姓怕冒犯贵人只敢悄然庆祝可窦太后知晓后非但不介怀还将秋祭改为灵缘节,意为与民同乐。

灵缘节当日,窦太后卯时就由宫人侍候着穿上庄重的祭祀华袍登上楼辇往皇陵而去祭祀先皇,巳时乘坐楼辇饶城一周意在与民同乐之意,午时便是要主持宫宴,直到戌时他们在城墙上瞧着万千烟火将夜幕点亮之时才算是祭祀完满结束。

尚且未有婚配的怀春少年少女则在太后巡城之后纷纷赶去灵缘寺的灵缘树前系红绸带祈求上天为他们寻一段美好姻缘或是祈求上天保佑有情人终成眷属,灵缘寺的红绳更是有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名。

或许是因为当年同德帝阴差阳错将红绳系在窦太后手上的,因此有了求红绳者若为男子则更加灵验一说,渐渐的这求红绳之人便男子居多。

在宫中半月,秦朝歌本身就熟读兵书,在窦太后的指导下在军事谋略上更是突飞猛进,从刚开始模拟对练之时次次败北到后面能同她论个有来有回,说是脱胎换骨也不为过,性子也沉稳了许多。

平日里她也从不懈怠练武之事,每日天蒙蒙亮就已经起来练功了,练完功用完早膳,她就回复盘昨日太后所教的东西,若有不明之处便会与王嫣然一同探讨深究,待在太后处理完事情就会同太后对弈比试,王嫣然则会坐在石凳吃着糕点瞧她们比试。

秦朝歌对灵缘节什么求姻缘的倒不是很感兴趣本也没打算去凑什么热闹,耐不住王嫣然再三请求,练完武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就同她一同出宫游玩去了。

二人刚在街道上逛了一会儿,周遭的百姓就激动起来,不断地聚集在路的两旁,情绪热烈地将目光投向一处,放眼望去原是到了太后巡城的环节,窦太后坐在楼辇中,慈爱地同百姓们挥手,十分和蔼可亲。

“太后娘娘真是顶顶顶顶好的人啊,我这一生得见太后尊颜便是现在死了也无憾了!”

“啊啊啊!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长命百岁!”

各种激动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无一不是对这位千古贤后的爱戴和夸赞。

秦朝歌有些无奈地揉了揉自己的耳朵,牵着王嫣然的手从拥挤的人群中挤了出去,站在边角上,望着疯狂的百姓,感叹道:“若非有机会先一步见到了太后娘娘,我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吧。”

王嫣然掩唇一笑,“确实像是朝歌会干的事,不过万民同庆不正是节日该有的氛围么,可惜恒舟哥哥他们没能一起来。”

秦朝歌摊摊手,“没办法,这灵缘节可同慎行司、大理寺还有军营无关,再说了想要揪出背后的人可半点不能松懈。”

“真希望早些结束,那才真是万民同庆,海晏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