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下河苑(1 / 2)

下河苑小区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最初是附近一家国有企业的单位福利房,住的都是是同一个厂的职工和家属。

那时候邻里之间都相识,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楼下唠嗑下棋,处处洋溢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集体生活气息。

然而好景不长,企业在新世纪的浪潮中倒闭破产,这片住宅区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二三十年过去,很多房子不知转手了多少次,老住户陆续搬走,新来的租客来了又去,小区的面貌早已不复当年。

老小区的布局没什么特别,十一栋六层高的居民楼整齐排列,楼间距还算宽敞,中间留出了一片公共活动区域。

斑驳的外墙和生锈的防盗网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院子里几棵老槐树倒是枝繁叶茂,为这个陈旧的小区增添了几分生机。

除了少数当初企业的老员工依然住在这里养老外,其他房子住的基本都是外来租户。

还有很多房子由于楼层太高或者其他原因空置了下来,整个小区的常住人口满打满算也就一千出头,平日里还算清静。

末日来临之初,由于小区没有物业公司管理,根据官方指示,临时成立了小区管理委员会,领导由几位原企业的退休老职工担任。

老居民们没什么意见,租户们人微言轻,发表不了什么看法。

一开始的时候,有官方巡逻队维持治安,按时发放救济粮,一切倒也相安无事,没人闹事。

可是随着东郊地震和接连暴雨的到来,情况很快就急转直下。

临时管理会起初还积极组织低楼层的住户往楼顶转移,但这个老小区的各种设施本就年久失修,平常维护就很勉强,面对这场前所未见的特大暴雨,下水系统很快就彻底堵塞了!

下河苑,听名字就知道地势如何了,别的地方淹了两层楼的洪水,到了下河苑这里,直接就把三楼也一并淹没!

整个小区的可居住面积瞬间减少了一半;别说那些租户了,就连很多当初分到低楼层、如今年纪大了的退休老职工也没了住处。

外面洪水滔天,自然没人敢冒险去别处寻找住所。

那些一直在这里居住的退休职工互相熟悉,很快就在老邻居家找到落脚处外,租户们的处境就艰难多了。

如今的邻里关系淡薄,没人愿意自己家里住进几个陌生人!

管理会没办法,只能往老邻居家里硬塞人。最后这些退休职工家里,连客厅都打上了地铺,这才勉强把所有人都安置下来。

但新的问题很快就来了:这么多人,吃什么?

租户很多都是附近工厂打工的年轻人,平常都是点外卖,压根没有自己做饭的习惯。

部分全家租住在这里的倒是有做饭的习惯,但现在可是夏天,谁会在家里囤太多蔬菜?

就连那些退休职工也一样,他们习惯天天逛菜市场,家里存货也不多。

好吧,有米没菜也能坚持几天…但很可惜,水电天然气包括手机信号,一下子就全断了!

这下麻烦来了,总不能吃生米吧?

下河苑在暴雨和洪水中,彻底变成了一座孤岛。

管理会的几位老年人勉强维持了两天秩序,就被饿得受不了的年轻人推翻了!

租在这里的,大多是社会的底层人群,心中的戾气本就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