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晴的脸颊瞬间红了,像熟透的苹果,她把头埋进沈浩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里的不安渐渐散去,只剩下满满的暖意。这份热恋,不像年少时的轰轰烈烈,却像温水煮茶,慢慢渗透在每一个日常里——是他帮她改论文时的专注,是她为他泡热牛奶时的细心,是两人并肩看窗外时的沉默陪伴。
转眼到了10月,苏晴的论文初稿终于完成了。为了确保答辩顺利,沈浩和晓雅特意在书房帮她模拟答辩。书房的台灯亮着暖黄的光,书桌上摆着苏晴的论文、笔记本电脑,还有晓雅画的“答辩加油”海报,上面画着三个卡通人物——沈浩戴着眼镜帮苏晴改论文,晓雅举着加油牌,苏晴站在答辩台上微笑,旁边还写着“晴晴姐最棒!”。
“现在开始模拟答辩,我是评委老师。”晓雅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玩具麦克风,一本正经地说,“第一个问题:苏晴同学,你的论文里提到合作社现在有20户农户,但是我听说老家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合作社怎么解决农户老龄化的问题呀?”
苏晴愣了一下,这个问题她在论文里提到过,但没组织好清晰的回答逻辑。她下意识地看向沈浩,眼里带着点求助。
沈浩放下手里的论文,温和地说:“别慌,先理清思路。首先要说明农户老龄化的现状,然后分点讲解决办法——比如和当地政府合作,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给他们提供补贴;比如引入机械化设备,减少人力需求;再比如和职业院校合作,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你把这几点串起来,用具体的数据支撑,比如合作社现在的机械化覆盖率,政府的补贴政策,这样回答会更有说服力。”
苏晴点点头,按照沈浩的思路重新组织语言,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讲完后,她又看向沈浩,眼里带着期待:“这样可以吗?”
“很好。”沈浩笑着点头,伸手帮她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逻辑清晰了,也有数据支撑,答辩的时候再注意语速,别太快,肯定没问题。”
晓雅也鼓掌:“晴晴姐说得真好!我刚才还以为你答不上来呢!”
苏晴忍不住笑了,伸手捏了捏晓雅的脸:“就你调皮,故意问这么难的问题。”
“我这是帮你提前准备嘛!”晓雅吐了吐舌头,又拿起麦克风,“第二个问题:企业定制礼盒的复购率是65%,怎么提高剩下的35%呢?”
苏晴这次没慌,按照沈浩教的思路,结合论文里的数据,分“优化产品组合”“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强客户回访”三点回答,条理清晰,还举了具体的例子,比如根据企业员工的口味调整礼盒内容,定期给企业发送新品试吃装。
“完美!”沈浩忍不住称赞,“这样回答,评委老师肯定会满意的。”他拿起桌上的热牛奶,递给苏晴,“喝口牛奶歇歇,说了这么久,嗓子肯定干了。”
苏晴接过牛奶,指尖碰到沈浩的手,温热的触感让她心里一暖。她喝了口牛奶,看着沈浩认真的侧脸——他正低头看着她的论文,眉头微微蹙着,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标记,灯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真好,有他在身边,再难的事都变得容易了。
模拟答辩结束时,已经快晚上10点了。晓雅打了个哈欠,靠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个玩具麦克风。沈浩小心翼翼地把她抱回房间,盖好被子,然后回到书房。
苏晴正坐在书桌前,整理模拟答辩时的笔记。沈浩走过去,从背后轻轻抱住她:“累不累?要不要早点休息?”
“还好,整理完这点就休息。”苏晴靠在他怀里,声音带着点疲惫,却很满足,“谢谢你和晓雅帮我模拟,不然我肯定会紧张。”
“傻丫头,跟我还客气什么。”沈浩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不管答辩结果怎么样,在我心里,你已经很优秀了。不过我相信你,肯定能拿优秀毕业论文。”
苏晴抬起头,眼里满是热恋的温柔:“有你这句话,我就不怕了。”她伸手环住沈浩的脖子,轻轻吻了吻他的下巴,“等我答辩完,咱们带晓雅去海边好不好?就咱们三个,好好玩几天。”
“好啊。”沈浩笑着点头,紧紧抱住她,“都听你的。”
书房里的台灯还亮着,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窗外的月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来,落在书桌上的论文上,也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苏晴靠在沈浩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只要有沈浩和晓雅在身边,她就能勇敢面对;而这份热恋,这份家人般的温暖,会一直支撑着她,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第二天一早,苏晴醒来时,沈浩已经去实验室了,桌上放着她爱吃的抹茶蛋糕和热牛奶,旁边还有一张便签,是沈浩的字迹:“论文里‘合作社机械化’那部分,我帮你补充了最新的数据,在第32页,你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答辩加油,我相信你!”
苏晴拿起便签,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嘴角忍不住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