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江湖(2 / 2)

“是啊,江湖。”宋老用筷子点了点桌面,像是在勾勒一幅无形的地图,“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美食的地方,更是如此。这省城,拢共有八座大山头,盘踞多年,各有各的绝活,也各有各的规矩。”

“八大门派?”我下意识地接话。

宋老赞许地看了我一眼:“丫头反应快。没错,八大门派。分作‘四正盟’与‘四异门’。”

他慢条斯理地开始讲述,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四正盟,算是比较讲规矩的。首推‘天香阁’,掌门沈墨言,是个奇女子,以花入馔,菜品雅致得像艺术品。她的店主要在文化区和高端商务区,拢共三家,去的多是讲究格调的文化人和商务客,粉丝自诩风雅。”

“老二‘百味斋’,赵百川那老倔头的地盘。一辈子钻研制酱调味,根基深厚。老店在城南,那是他们的根,后来在几个老城区开了五家分店,牢牢抓着老一辈食客的心,粉丝最是念旧忠诚。”

“老三‘聚鲜楼’,海老大,渔霸出身,脾气冲,但为人敞亮。他的店都在沿江沿海的好地段,一共四家,专做生猛海鲜,每天码头第一手鲜货直供,嗜鲜的老饕们是他的铁杆,粉丝团自称‘海鲜死忠’。”

“老四‘素心庵’,静心师太主理。店面不多,就城西庵堂旁那一家,但名气极大。做的是一等一的素食,不搞那些花哨的仿荤,纯粹靠食材和手艺,味道却能通神。去的不仅是素食者,更多是追求心境和极致体验的食客,粉丝群体很特别,多是文艺界和修身养性之人。”

宋老顿了顿,给我们舀了碗汤,继续道:“这四位,算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虽然暗地里也有些较劲,但大体上还维持着体面。可另外四位,‘四异门’,路子就野多了。”

他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意味:“修罗场,雷震岳。专走刚猛霸道路线,嗜辣重油。店面开在最热闹的商业区和大学城周边,足足六家,天天门口排长队,吸引的都是追求刺激的年轻人,粉丝狂热,自称‘修罗众’。”

“千面郎君,花想容。玩的是分子料理和视觉幻术,菜品新奇炫目。他的店开在艺术区和潮流地标,三家,是网红和潮人的打卡圣地,粉丝追求时髦,传播力极强。”

“毒手药王,辛无命。这人最是神秘古怪,用偏门药材香料,走的诡异药膳路子。没有明确招牌,只在一些私人会所和通过特定渠道接单,客户群体小众但固定,多是些相信其‘功效’或有特殊癖好的人。”

“最后这位,‘妙手空空’司空摘星,是个异数。没有店面,神出鬼没于各大夜市,专事模仿,味道能以假乱真,价格便宜。他是所有名店的‘公敌’,却又因他的存在,让很多普通食客得以尝到‘平价奢华’,底层食客里拥趸不少。”

宋老将八大门派的轮廓、势力范围、粉丝特点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和苏琪听得目瞪口呆,仿佛眼前展开了一幅活色生香、波谲云诡的江湖画卷。就连陈默,虽然对省城餐饮界有所了解,此刻也听得十分专注,显然宋老掌握的细节和内情远非公开资料所能及。

“这八派,彼此牵制,共同瓜分了省城餐饮的大半壁江山。”宋老最后总结道,目光扫过我们,“你们这家‘老林菜馆’突然插进来,就像往这潭深水里丢了块石头,这涟漪会荡到哪儿,会惊动哪条鱼,可就难说喽。”

这家宴在一种微妙而深思的氛围中结束。告别时,宋老送我们到门口,意味深长地说:“手艺是根本,但在这省城的江湖里,光有手艺还不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守住本心,方能……全身而退,甚至,开宗立派。”

回去的路上,我们三人都很沉默。车窗外是省城璀璨的夜景,而我们心中,却回荡着宋老那平和却重若千钧的话语。

江湖,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