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结束,骑士破天荒地以28比22领先了6分。詹姆斯单节就搏得了8次罚球。
节间休息,埃迪·乔丹教练脸色铁青,但他压制着怒火,对着队员们低吼:“别管裁判!专注我们自己的打法!他们可以不要脸,我们不能不要胜利!李,用你的方式打回去!”
李特擦了把汗,他看了一眼记分牌,又看了一眼对面那个似乎找到“取胜之匙”的23号。
用我的方式?好。
第二节回来,李特第一次持球进攻。他面对詹姆斯,没有叫掩护,而是在弧顶缓缓运球。突然,一个极快的体前变向接背后运球,节奏瞬间变化!詹姆斯的重心被晃开半步,李特立刻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空间,右脚蹬地,左脚跟进,一个干净利落到极致的交叉步,第一步快如闪电,瞬间过掉了詹姆斯大半个身位!
他的脚步清晰,没有任何拖泥带水,与詹姆斯之前那些模糊的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杀入内线,面对补防的古登,李特没有强行对抗,而是一个轻盈的欧洲步,左右晃动,节奏变幻,古登像根木桩一样被定在原地,眼睁睁看着李特从另一侧轻松上篮得分。
28比24。
“漂亮的脚步!李特用一次教科书般的突破回应了质疑!”尼克斯的替补席毛巾挥舞的如同风扇喊道:“这才是篮球!清晰的步伐,纯粹的技巧!”
回过头,詹姆斯还想用老办法,但这次李特提前站位,制造了詹姆斯的进攻犯规!虽然裁判犹豫了一下没吹,但詹姆斯的进攻被有效遏制。
尼克斯球权,李特在侧翼背身要球。靠住詹姆斯,运一下球,以左脚为轴,一个迅猛的向右转身假动作,詹姆斯被骗,重心移动。李特立刻拉回,身体向后飘移,后仰跳投!
詹姆斯再想封盖已经来不及。
“唰!”
28比26。
这个球之后,李特彻底开启了“教学模式”。他一次次用精准的脚步、流畅的转身和无法封盖的后仰跳投,在骑士的铁血防守中得分。他的每一次进攻都像是一次艺术展示,脚步交代得清清楚楚,动作潇洒自如,与詹姆斯那种依靠身体和模糊步伐的硬凿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一次进攻,李特连续胯下运球,突然一个第一步踏出,完全晃开詹姆斯,杀入内线迎着大Z的长臂,一个小拉杆反手得分。
又一次,他无球跑位,借助双掩护兜出,接球瞬间直接拔起三分,手起刀落。
他甚至在一次快攻中,玩了一个背后绕腰传球假动作,骗得休斯失去重心,自己轻松上篮。
整个第二节和第三节,成了李特的个人技术秀。他用更漂亮、更干净、更高效的进攻,一点点蚕食着骑士的领先优势,然后反超,再将分差拉开。
詹姆斯打满了前三节,每一次进攻都如同扛着炸药包冲锋,消耗巨大。他的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效率远低于李特。更重要的是,在李特那优雅而致命的进攻对比下,他那些依赖裁判默许的“八步上篮”显得格外刺眼和……落后。
当李特在第四节一次进攻中,用一连串华丽的脚步完全晃开筋疲力尽的詹姆斯,命中那记几乎杀死比赛的后仰跳投时,速贷中心球馆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寂静。那些原本疯狂咒骂的球迷,很多都沉默了。他们看着记分牌上越来越大的分差,看着那个在场上闲庭信步、仿佛在进行投篮训练的77号,再看看自家那个虽然拼尽全力却显得步履沉重、打法粗糙的23号,一种无力感和……隐约的羞愧感,在悄然蔓延。
最终,尽管詹姆斯打满了48分钟,拼到抽筋,砍下了32分10篮板8助攻的“豪华”数据,但骑士依然在主场以92比102败下阵来。
尼克斯再下一城,总比分3比0领先,一只手已经摸到了总决赛的地板。
李特全场出战38分钟,28投16中,三分球7中3,罚球6中6,高效砍下41分,外加7助攻6篮板2抢断1盖帽。他的数据比詹姆斯更“全面”,他的每一次得分,每一次助攻,都像是用最纯粹的篮球技艺,在克利夫兰的铁幕上,刻下了属于纽约之王的优雅印记。
技术台前,累到几乎虚脱的詹姆斯看着那个走向客队通道的77号背影,眼神复杂。他引以为傲的身体和冲击力,在李特那近乎艺术的篮球面前,似乎……走错了路。
而李特,甚至没有回头。他用一场无可争议的、技术碾压式的胜利,告诉所有人,也告诉勒布朗·詹姆斯:篮球,终究是一项关于技巧、节奏和智慧的运动。蛮力或许能赢一时,但艺术,才能赢得最终的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