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干趴下!”
下一个回合,李特卷土重来。这次他利用埃文斯的掩护,在弧顶接到球。换防过来的是诺西奥尼。李特连续两次快速的胯下运球,诺西奥尼降低重心,严阵以待。李特突然一个投篮假动作,诺西奥尼没吃晃。李特立刻降低重心,右手运球强突一步,诺西奥尼死死贴住。李特急停,合球,却不是投篮,而是以左脚为轴,又是一个迅猛的转身,后仰跳投!
诺西奥尼奋力起跳,手指尖距离篮球却仿佛隔着一个世界。
“唰!”
再中!4比2。
球馆里的骂声开始夹杂进一些别的东西。
公牛加强了防守强度,动作更大。但奇怪的是,从第一节中段开始,裁判的哨子突然变得正常了。对李特的犯规开始被吹罚,一些明显的打手、推人也不再视而不见。
是联盟干预了?还是裁判自己也觉得过分了?没人知道。
但这对公牛来说,绝不是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最依赖的“身体碾压”策略,失效了一半。
李特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打得更加坚决。公牛的包夹依旧凶狠,但他处理球更加从容。一次面对三人合围,他跳起传球,精准找到底角空位的巴恩斯,三分命中。
又一次,他在包夹形成前,快速出球给马布里,然后自己无球空切,接马布里回传,迎着补防的华莱士,再次后仰跳投!
球进!ANdoNE!
站上罚球线,满场都是干扰的噪音。李特调整呼吸,稳稳罚中。
他一个人,扛着球队,也扛着全场一万多人的恶意,一步一步,用最古典,最优雅,也最杀人诛心的方式——后仰跳投,撕裂着公牛的防线,也冷却着联合中心的狂热。
半场结束,李特已经拿下24分,尼克斯领先7分。
下半场,公牛试图反扑,但他们的士气已经受到了影响。每一次他们迫近比分,李特总会站出来,用一记记精准的中投,扑灭他们的希望。
第三节一次进攻,李特在右侧四十五度角背身要球。戈登在后面死顶。李特运球,靠一下,再靠一下,突然向底线转身!戈登迅速滑步封堵。但李特这只是假动作!他迅速拉回,身体向后飘移,又是一个后仰!
戈登拼尽全力起跳,他的指尖几乎要出现在李特的视野里了,但就是差那么一点点!
“唰!”
篮球再次空心入网。
这个球之后,联合中心球馆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变化。那些最恶毒的咒骂声渐渐变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重的寂静。那些原本疯狂挥舞手臂、做着歧视手势的球迷,很多都沉默了下来,呆呆地看着场上那个一次又一次用同样方式得分的77号。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幽灵,一个曾经在这里投下巨大阴影,用同样方式折磨过无数对手的幽灵。那个幽灵,也喜欢用后仰跳投,也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用这种看似简单却无人能防的方式,让整个球馆陷入绝望。
李特,没有皮蓬,没有罗德曼。他只有22岁,他身边是马布里,是p.J.布朗,是雷吉·埃文斯,是一群同样渴望胜利的斗士。但他拥有的,是年轻活力,是巅峰的身体素质,以及那颗在巨大压力下依旧冰冷如铁的心脏。
第四节最后三分钟,当李特再次命中一记高难度后仰跳投,将分差拉开到15分时,整个联合中心球馆,只剩下零星的、无力的嘘声。大部分球迷,要么提前退场,要么瘫坐在座位上,目光空洞。
终场哨声响起。98比83。尼克斯在G4,顶着前所未有的种族歧视和死亡威胁,在裁判开局纵容后回归正常的吹罚下,以15分的优势,干脆利落地横扫了芝加哥公牛,强势挺进东部决赛!
李特全场出战42分钟,28投16中,罚球8中7,砍下39分,送出7次助攻,抢下8个篮板。他没有一次突破暴扣,没有一次张扬的庆祝,所有的得分,几乎都来自于那一次次重复、却一次次致命的——后仰跳投。
他用自己的方式,把这座充满敌意的球馆,彻底打噤声了。
走向球员通道时,再也没有震耳欲聋的骂声。只有一些复杂的目光,追随着他的背影。那目光里,有残留的恨意,有被打服的无奈,或许,还有一丝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对于极致篮球技艺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