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正在完成一组极具挑战性的平衡训练。他单脚站在一个不断晃动的气垫上,同时要接住尼尔森从不同方向传来的医疗球。这看似简单的训练,却让他浑身肌肉都在颤抖。
“核心!收紧你的核心!”尼尔森的喊声在空旷的训练场上回荡,“比赛最后时刻的投篮,靠的就是这个!”
李特咬紧牙关,在气垫剧烈晃动的情况下稳稳接住一个偏离方向的传球。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训练场上,立刻被高温蒸发。
“很好!”尼尔森难得地称赞道,“记住这种感觉。当你在比赛中失去平衡时,你的核心肌群会帮你稳住。”
接下来的防守滑步训练更加残酷。尼尔森在场地两侧设置了红外线感应装置,李特需要在保持低重心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在两侧之间移动并触碰感应点。
“太慢了!”尼尔森看着手中的计时器,“以你的身高和臂展,覆盖面积应该更大。看看布鲁斯·鲍文是怎么防守的!”
李特喘着粗气:“我可不想学他那套脏动作。”
“谁让你学小动作了?”尼尔森瞪了他一眼,“学他的防守范围和预判!你的身体素质比他好十倍,防守效果却只靠天赋,这说得过去吗?”
训练持续到正午,地表温度已经接近四十度。李特感觉自己的肺像是在燃烧,但他知道这才是开始。
下午的训练由英格兰德主导,重点开发李特的背身技术。
“你的面框进攻已经很出色,但现在我们要让你的背身也变成杀招。”英格兰德在场上摆放了几个标志桶,“想想麦克海尔,他的低位脚步是怎么耍得防守人团团转的。”
李特在低位要球,面对陪练的防守,尝试做出英格兰德教他的动作。
“转身要快!轴心脚稳住!”英格兰德在场边指导,“别急着出手,用假动作骗起防守人!”
一次、两次、三次...李特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直到肌肉形成记忆。陪练的防守越来越凶狠,时不时还会有些小动作,但李特已经学会在这种对抗下保持动作不变形。
“就是这样!”英格兰德鼓掌,“记住,低位单打不只是得分手段,更是消耗对手、制造犯规的利器。”
晚上的训练重点放在了体能恢复上。尼尔森带来了一套最新的冷冻恢复设备,李特需要在极低温环境下进行肌肉恢复。
“别小看这个环节,”尼尔森一边调整设备参数一边说,“为什么有人能场均打45分钟?不只是靠意志力,更是靠科学的恢复手段。”
李特在低温舱里咬牙坚持,感觉每一寸皮肤都在被针扎。但他知道,这是成为顶级球员必须经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