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特皱眉:“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拒绝了”
李建国慢悠悠地说,“而且你想想,明年就要换届了,现在各个派系都在抢筹码。你是块好招牌,谁把你拉进来,谁就能在明年分配资源时多分一杯羹。”
“所以我就成了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话不能这么说。”李建国摇头,“这叫各取所需。你需要平台展示自己,他们需要政绩。问题在于,这个要怎么。”
李特若有所思:“所以大姚才私下联系我?他有想法?”
“大姚是个聪明人。”李建国赞赏地点点头,“他既想让你进队,又不想得罪任何一方。私下联系你,是在试探你的态度。如果你一口答应,他就可以去运作;如果你拒绝,他也不会得罪人。”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等。”李建国言简意赅,“你现在表了态,剩下的就看他们怎么博弈了。记住,在这种事情上,谁先沉不住气,谁就输了。”
三天后,李特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越洋电话。对方自称是篮协外联部主任,语气官方得像是念稿子。
“李特同志,我们注意到你在NbA的优异表现。经过研究,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参加今年国家男篮的集训选拔。”
李特握着电话,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有人沉不住气了。
“感谢组织的信任。”他故意用上了在国内学到的官方用语,“请问具体的选拔时间和地点是?”
“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方打起了官腔,“我们会把你的信息录入人才库,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挂了电话,李特忍不住笑出声。果然和他爸预料的一模一样。
随后的几周里,类似的电话又来了几个。有自称某位副主席秘书的,有说是国家队教练组成员的,个个都说要“重点培养”,但谁也给不出具体方案。
最离谱的是某个周六早上,一个号称“男篮建设委员会”的人打来电话,张口就是:“小李啊,组织上很看好你,但你要先写份思想汇报...”
李特直接挂了电话。
当他再次和父亲聊天,忍不住吐槽:“这帮人是不是闲得慌?整天搞这些虚的。”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李建国倒是很淡定,“你现在就像一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但又怕烫着嘴。”
“那我要等到什么时候?”
“等到有人愿意承担风险的时候。”李建国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提升自己。等你强到让他们无法忽视的时候,自然会有人来求你。”
远处的天空渐渐暗下来,晚风吹散了一丝暑气。李特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但他有的是时间和他们耗。
毕竟,他才21岁,而篮球,从来不只是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