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是全队的努力。”李特习惯性抛出标准答案,语气平稳。他注意到女生的口音有点特别,不像中西部本地的。
“特别是你对贾森·卡波诺的限制,”这个女孩似乎真懂点球,接着说,“他可是块难啃的骨头。你看穿了他好多无球跑动路线,对吧?那种预判真吓人。”
这话让李特微微挑眉。大部分夸奖都集中在他的抢断或那几个助攻上,很少有人能具体点出他对无球跑动的防守阅读。
“还有给杰弗里斯那个击地传球,还有那个空中停顿传给中锋的球,”女生像是看透他在想什么,继续说,眼睛发亮,“就像…就像你提前算好了所有人的移动轨迹。这真的很…不可思议。”
这下李特真有点吃惊了。她能这么清晰地记住比赛细节,还精准戳中关键。“你很喜欢篮球?”他忍不住问了一句。
“哦,是啊…算是吧。我老爸是个铁杆凯尔特人球迷。”女生笑了笑,笑容让她显得更亲切了,“但我更爱看那些用脑子打球的。对了,我叫娜塔莉,娜塔莉·波特曼。哈佛的交换生,这学期在这儿修几门戏剧和神经科学的课。”她主动伸出手。
“不打扰你学习了,”聊了几分钟后,娜塔莉很自然地收了话头,指指李特面前厚重的教材,“你的习题看着比我的莎士比亚难啃多了。”
李特微微点头:“很高兴认识你。”
“我也是。祝你好运,球场考场都是。”娜塔莉·波特曼微笑着,没再多停留,也没要联系方式或合影,就像偶然碰到同学简单聊了几句的普通学生,礼貌地点点头,便抱着书转身走了,身影很快消失在图书馆高大的书架间。
李特望着她消失的方向,愣神了几秒。刚才短暂的交流,像阵微风,轻轻拂过水面,带来一丝不一样的清新,但很快又平静了。这个叫娜塔莉的女生,聪明、得体,对他篮球和学业的双重认可也显得自然又特别,和他之前遇到的那些单纯因为球场表现或外表就兴奋的姑娘不太一样。
但他没往深处想。篮球和学业已经占了他几乎全部精力,暂时塞不下更复杂的念头。他把这次偶遇归为“赢北卡后校园关注度上升”的一个无害小插曲,跟那些多出来的打招呼和注目礼一样,是胜利附赠的周边产品。
他重新埋下头,把注意力拽回眼前的微积分习题。公式和数字的世界依旧稳定清晰,等着他去攻克。球场上,他得解读对手的战术意图;学业上,他得解读宇宙和逻辑的法则。两者都需要极致的专注,而这,恰恰是他的拿手好戏。
图书馆窗外,夕阳给老校园的建筑镀了层暖金。李特沉在自己的世界里,笔尖又开始滑动。至于其他,不过是路上偶尔瞥见的风景,或许养眼,却暂不会让他停步。这种频繁却浅尝辄止的互动,在未来,大概会成了他生活里一种常见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