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第安纳波利斯,这座以赛车闻名的城市,此刻最大的喧嚣却来自一座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的篮球馆。2001年春天,空气里搅和着汗味、廉价爆米花的油腻味儿,还有那种让人喉咙发紧的、近乎凝固的紧张感。印第安纳州高中篮球锦标赛决赛,布卢明顿南高中对阵来自北边的硬骨头米沙瓦卡中央高中,计时器上只剩下28秒,比分牌上的数字死死地钉在56平。球权在布卢明顿南手里。
全场差不多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粘在了那个穿着77号球衣的高个子华侨少年身上——李特。三年高中联赛锤打下来,这小子身高已经窜到了吓人的206公分,两条胳膊一伸开,更是达到了221公分的变态长度。身板虽然还是偏瘦,但肌肉线条已经清晰得能看见棱角,里头明显藏着股不好惹的劲儿。整个赛季,他都是球队最让人放心的防守大闸,场均能捞到接近10分(基本是靠捡漏和快攻)、11个篮板、5个助攻,外加让人眼皮直跳的3.5个盖帽和2次抢断。可一到进攻端,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没啥进攻欲望,活脱脱一个高级蓝领苦力。
现在,对位盯防他的,是米沙瓦卡中央高中的王牌,一个叫米勒的白人壮汉中锋,那身疙瘩肉都快把球衣撑破了。这家伙几乎挂在李特身上,嘴巴还一刻不消停。“嘿,四眼田鸡!滚回你的图书馆算题去!这他妈不是你这号人该来的地方!”米勒趁着一次身体对抗后的裁判盲区,用肘子暗戳戳地给了李特腰眼一下,语气里的鄙夷都快溢出来了,“你们这种黄皮软蛋,只配在功夫片里演两下就趴下的货色!”
李特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像是根本没听见,只是用更扎实的马步卡住位置,高高扬起手臂要球。那眼神冷静得让人心里发毛,好像那些污言秽语就是几只嗡嗡叫的蚊子。场边,他爹李建国教授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对这种纯靠身体野蛮碰撞的运动始终喜欢不起来。老妈苏梅双手紧捂在胸口,眼里全是担心。妹妹李雪则恨不得蹦到天花板上去,尖着嗓子喊:“哥!过他!揍他!……哎呀不对,是进球!”
整个赛季,乃至整个高中生涯,李特没少听这种针对他肤色和体型的垃圾话。那位神秘老爷子教的“修身自保”早就刻进了他骨子里。他太清楚了,球场上最有力的回击,永远是那颗该死的皮球,而不是挥拳头。
边线球发了出来,球在外线倒了几手,都没找到太好的机会。时间嘀嗒嘀嗒地流走。
10秒。
李特突然一个箭步提到上线,结结实实地给队友做了个掩护,像堵墙一样挡住了米勒的队友。
8秒。
队友心领神会,把球回传给了拉到高位的李特。
7秒。
米勒立刻像头发怒的野牛一样扑了上来,双臂张得老大,想把李特完全罩住。他吃定了这个黄皮肤小子在这种要命关头绝对没种自己干。
李特接球,屈膝,作势要投。米勒重心稍微往上提了提,但他老奸巨猾,并没完全吃晃。
6秒。
李特动了!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胯下运球,也没有炫目的假动作。就是一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交叉步,右脚猛地一蹬地!那股子从日复一日苦练里爆发出来的第一步速度,快得完全超出了米勒的预料!
米勒只觉得眼前一花,李特已经像道瘦长的闪电,唰一下从他身边切了过去!那一下爆发带来的身体接触,让米勒脚下拌蒜,差点没站稳!
5秒。
李特运球直杀禁区!米沙瓦卡另一个球员慌里慌张地扑过来补防。
4秒。
李特速度一点没减,更没有半点犹豫。他收球,大跨两步,迎着补防球员劈头盖脸的大手就跳了起来!空中有个极其细微的对抗后调整,强大的核心力量让他保持着惊人的平衡,甚至还有个小小的拉杆,完美地躲开了封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