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四年秋,西域大捷的露布飞书传遍天下,林羽御驾凯旋。銮驾返回洛阳时,万民空巷,欢呼震天。帝国的版图从未如此稳固,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四方宾服。然而,端坐于宸极殿龙椅之上的林羽,目光已越过眼前的盛世繁华,投向了更深远的未来——那片繁花似锦却暗流涌动的深宫,以及那些正在成长的、承载着帝国命运的皇子公主们。
大朝会上,气氛庄重而热烈。林羽首先对西征将士论功行赏,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赵云,勇冠三军,稳守西陲,晋封‘西域王’,世袭罔替,永镇边关!”
“徐庶,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封‘兰陵公’,赏万金!”
“马超、姜维、张合、夏侯渊等一众将领,各依战功,厚赏晋爵!所有西征将士,抚恤从优,犒赏三军!”
阶下武将山呼万岁,声震屋瓦。封赏毕,林羽目光转向文臣行列。
丞相诸葛亮手持玉笏,出列奏报,声音清越从容:“陛下,西域已平,兵戈暂息。然《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臣以为,戎备不可废,然国之大本,更在耕织教化。当此承平之际,宜缓民力,苏凋敝,兴文教,劝农桑。如此,则仓廪实而知礼节,国本固而社稷安。”
尚书令荀彧亦上前补充:“丞相所言,乃长治久安之策。臣建议,可趁此良机,普查天下户口,清丈田亩,兴修水利,广设官学,刊印典籍,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教化遍及荒僻。”
林羽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朗声颁布一系列重大国策:
“准卿所奏!即日起,颁行天下:
一、全国减免赋税三成,为期一年!所有非紧急工程之徭役,减半执行!
二、由丞相诸葛亮、尚书令荀彧总领,会同工部、户部,勘察天下水系,重点整治黄河、淮河险工,广修陂塘渠堰,推广新式水车、曲辕犁!
三、各州郡县,增拨官学经费,广纳寒门子弟,由礼部主持,勘定经籍,大量刊印《论语》《孝经》《千字文》等启蒙典籍,分发州县乡学!
四、工部将作监,全力督造官道驿站,连通各州,要求三年内,实现郡郡通驿,县县有站!”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沉稳有力:“朕要这万里江山,不仅要有犀利的兵甲,更要有充盈的仓廪,通达的道路,和知书达理的百姓!此乃千秋基业,诸卿当戮力同心!”
旨意一下,群臣拜服。帝国的车轮,正式从高速征战的轨道,转入了精耕细作、夯实国本的和平发展时期。
退朝后,林羽于偏殿召见心腹重臣,详细复盘西域决战。墙上巨幅西域地图清晰标注着敌我态势。
兵部尚书法正指着“风吼谷”位置,详细解说:“陛下,此战之胜,首在陛下洞察战机,次在战术得当。贵霜‘不死军’重甲利刃,结阵而战,确难正面撼动。其主帅素来骄横,求胜心切。陛下命马超将军伴装溃败,沿途丢弃辎重旗鼓,骄敌之心,诱其深入峡谷,实为神来之笔。”
军师将军庞统接口道:“正是。风吼谷地势狭长,两侧山高林密,入口窄而腹地宽,正值秋季,天干物燥,西风正烈。我军提前半月,便秘密运送大量干燥柴草、牲畜油脂,遍布谷底及两侧山坡,并以枯枝伪装。陛下亲临前线,观测风向,精准把握点火时机。”
林羽目光深邃,仿佛回到当时战场:“朕始终认为,兵器之利,终为辅助。为将之道,在于知天时,识地利,懂人心。‘不死军’重甲在平原地带是移动堡垒,但在狭窄、易燃的山谷,便是作茧自缚。那天西风一起,朕便知时机已到。”
他描述起决战时刻:“马超将敌军主力诱入谷中,待其前军已过谷腹,后军尚未完全进入时,朕下令谷口‘霹雳炮’发射‘震天雷’,并非为杀伤,重在巨响惊马,阻断归路。同时,两侧伏兵万箭齐发,箭矢皆裹油布点燃!霎时间,星火落入遍地引火之物,西风助势,火借风威,整个山谷顿成一片火海!”
“重甲在身,‘不死军’行动迟缓,转身困难,在火海中互相践踏,浓烟熏呛,甲胄灼烫,不战自溃。赵云、姜维趁势从谷口掩杀,马超返身夹击,方才一举功成。”林羽总结道,“此战,胜在战术,胜在准备,胜在时机。我军伤亡,远低于预期。”
此番复盘,不仅彰显了林羽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再次向群臣强调了谋略与准备的重要性,避免了因火药利器而产生的盲目自大情绪。
洛阳城南,新落成的“皇家学苑”依山傍水,气象万千。开苑当日,旌旗招展,甲士肃立。林羽携部分重臣亲临,仪式庄重。
大儒司马徽白发苍苍,精神矍铄,率数十位博学鸿儒肃立门前相迎。苑内广场上,诸位皇子公主身着特制的小号礼服,按长幼序列,整齐站立,虽年纪尚幼,却已有天家威仪。林羽缓步走过,目光逐一扫过自己的子女们,眼中既有父亲的慈爱,更有帝王的期许与审视。
皇长子林宸(中宫周芷所出)年岁稍长,率先出列,躬身行礼,声音清朗:“儿臣林宸,率众弟妹,恭迎父皇!愿父皇万岁,愿我大秦江山永固!”举止沉稳从容,言行得体,已有仁厚之风。林羽微微颔首,露出赞许之色。
其同母弟林珏、林璋紧随其后。林珏性格更为沉静,行礼一丝不苟;林璋则显活泼,眼神灵动,对周遭充满好奇。皇女林瑶(周芷所出)年纪最小,但仪态已有其母风范,聪慧伶俐。
东宫孙尚香所出皇女林璎,行礼时也带着一股飒爽之气,目光清亮,与姐妹的柔婉截然不同。林羽见状,嘴角微露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