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亦道:“士元所言极是。孙权虽困,然绝非甘愿俯首称臣之辈。此必为疑兵之计。”
林羽看向诸葛亮:“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成竹在胸:“主公圣明,答应孙权,正合我意。孙权欲行缓兵之计,我便将计就计!其一,可借此麻痹曹丕,使其以为我军将先图江东,从而放松警惕。其二,我可暗中将计就计,假意将部分兵力南调,做出威压江东之势,实则暗度陈仓,将主力秘密北调,猛攻曹魏!待曹丕反应过来,为时已晚。其三,此举亦可稳住江东,避免其狗急跳墙,与我军纠缠,待平定中原,江东传檄可定!”
“好一个将计就计!”林羽抚掌大笑,眼中精光爆射,“便依孔明之策!传令:明日起,大张旗鼓,调关羽水军一部西进,做出威逼江东之势!同时,以八百里加急,密令张飞、赵云、魏延、黄忠诸部,五日后卯时,全线对魏发动总攻!首要目标,黎阳、濮阳,撕开曹魏防线,直捣邺城!”
“诺!”众谋士轰然应命,一股肃杀之气弥漫大殿。
【系统提示】:接受隐藏任务“将计就计”!成功识破孙权缓兵之计,并加以利用。若成功实施,可大幅降低北伐难度,并获得特质【兵不厌诈】。】
鲁肃退出州牧府后,并未立即返回驿馆,而是以拜访旧识为由,求见诸葛瑾。二人在诸葛瑾府邸密室相见。
“子瑜兄,”鲁肃面色凝重,压低声音,“江东局势,兄台想必已有耳闻。主公猜忌日深,吕子明被囚,军心涣散。此次肃来,名为求和,实为江东寻一线生机。林公势大,已不可逆,然江东基业,总不能毁于一旦。兄台身处高位,深受林公信重,不知……可否为江东百姓,谋一稳妥出路?”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与试探。
诸葛瑾沉默良久,叹了口气:“子敬,你我相交多年,瑾之心,你当知晓。然既食林公之禄,忠林公之事,背主求荣之言,瑾断不敢出。唯有劝谏主公,若能真心归附,以林公之仁德,必不会亏待孙氏及江东文武。若首鼠两端,恐招灭顶之灾。此乃瑾之忠言,望子敬转达吴侯。”他的回答,既保持了臣节,也暗含了对旧主的规劝,滴水不漏。
鲁肃听罢,已知难以从诸葛瑾处获得更多承诺,黯然离去。他的一切活动,实则早已在“谛听营”的严密监视之下。
五日后,黎明前夕,官渡前线。
黄河水在朦胧的月色下静静流淌,对岸曹军大营灯火零星,一片宁静,显然并未察觉到任何异常。魏延顶盔贯甲,立于阵前,望着对岸,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他身后,是无数的精锐士卒,刀出鞘,箭上弦,如同蛰伏的猛兽,只等一声令下。
“时辰已到!”魏延猛地拔出佩剑,直指对岸,声如炸雷:“全军听令!渡河!破敌!”
几乎在同一时刻,北线赵云部强渡漳水,猛攻黎阳;东线黄忠部出青州,兵锋直指濮阳!而并州的张飞,也已率领精锐铁骑,如同利剑出鞘,直插曹魏的软肋——兵力相对空虚的河内郡!
平静的夜空,被震天的战鼓声、喊杀声骤然撕裂!林羽麾下的百万雄师,如同决堤的洪流,向摇摇欲坠的曹魏政权,发起了最后的、决定天下命运的雷霆一击!
建安二十年的春天,以一场席卷中原的浩大战役,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