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 > 第125章 蜀道烽烟与暗室惊雷

第125章 蜀道烽烟与暗室惊雷(1 / 2)

建安十六年深秋,荆襄之地的丰收喜悦尚未散去,战争的阴云已悄然笼罩在巴山蜀水之上。林羽的战略耐心终于达到了极限,对益州的最后一击,即将展开。与此同时,襄阳城内,一场关乎未来的暗流,也到了必须处置的时刻。

**【系统提示】:检测到战略条件成熟,触发终极战略任务“问鼎中原”第二阶段“平定西蜀”!全局战争状态启动!】

一、先礼后兵,最后通牒

汉中都督府内,气氛肃杀。林羽的钦差使者携带着最后通牒,快马抵达南郑。徐庶、魏延、庞统等文武齐聚,聆听指令。

“主公有令:益州刘璋,暗弱无能,致使蜀中百姓困苦,贤能埋没。今我荆襄之师,奉天讨逆,志在匡扶汉室,解民倒悬。特遣使致书,陈说利害。若刘璋能明大义,开城归顺,仍不失封侯之位,蜀中百官百姓,皆可安堵如故。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待天兵一至,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徐庶沉声道:“此乃堂堂正正之师,先礼后兵。即刻选派能言善辩之士,持主公亲笔信及我等联名檄文,前往成都,面见刘璋。”

使者人选定为能言善辩的邓芝。他携重礼与檄文,毅然前往成都。与此同时,汉中、白帝城、乃至已潜入蜀中的各路兵马,皆已收到密令:备战!

二、文远游击,奇兵制胜

就在邓芝出使的同时,一道密令通过“谛听营”的特殊渠道,送达已潜入蜀中腹地的张辽手中。

“令:征东将军张辽,尔部乃我插入蜀中之利刃!不必与主力汇合,尔之任务,乃敌后游击!利用尔部精锐,化整为零,袭击刘璋粮道,焚其仓廪,破其关隘守军之士气,狙杀其传令信使,制造恐慌!尤其注重配合法正、张松等内应,在关键节点发动奇袭,搅乱益州防御体系!此战,尔部功成与否,关乎全局速胜!”

张辽得令,豪气顿生,对麾下将士道:“主公以重任相托,正是我等效死之时!传令各部,依计行事,让蜀地处处烽火!”

三、江东惊变,二气公瑾

襄阳州牧府,林羽亲笔修书一封,遣使送往建业孙权。信中,林羽语气“恳切”:

“吴侯阁下:久疏问候,时深企念。今有要事相告:子瑜(诸葛瑾)先生,因在江东遭宵小构陷,几遭不测,幸得义士相助,脱困来襄。羽感其才德,更念及孙林盟好,已暂予安置,聘为军师祭酒,参赞军机。子瑜先生于此间甚安,吴侯勿念。然,子瑜乃吴侯股肱,竟被迫离乡,羽思之,深为吴侯惜,亦为子瑜悲。望吴侯明察秋毫,肃清奸佞,勿使忠良寒心。孙林之盟,重于泰山,羽必善待子瑜,共图国贼……”

此信送至建业,孙权阅后,脸色铁青。而周瑜得知诸葛瑾不仅安然无恙抵达襄阳,更被林羽委以重任,且林羽信中言辞看似劝慰,实则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直指他周瑜(或孙权)不能容人。周瑜本就因吴国太被扣一事郁结于心,闻此消息,再联想林羽势力如日中天,急火攻心,大叫一声:“林羽小儿,欺我太甚!”竟口吐鲜血,旧疾复发,卧床不起。江东军心,为之震动。

【系统提示】:成功实施“二气周瑜”计谋!周瑜健康度大幅下降,东吴短期内在军事上采取主动进攻的可能性降至极低。获得成就“智胜江东”。

四、暗室惊雷,母子分离

州牧府内的和谐表象之下,暗流始终存在。这一日,“谛听营”指挥使密报林羽:经长期严密监视,发现侧室张春华在教导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时,除经史子集外,常暗中灌输司马懿之遗志、家族之仇恨,并传授一些疑似阴符、谋略之术。司马昭尤其表现出超越年龄的阴沉与心机。

林羽闻报,面色凝重。此事关乎未来稳定,绝不能姑息。他立即召见张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