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车厢的时候景忱发现张卫东还没有休息,还有他的学生也在陪着他。
而那两位知青早早就进入了梦乡,鼾声如雷。
“你们回来了,没事吧!”张卫东起身激动地问他们。
“没事。张同志怎么还没休息。”累了一晚上景忱已经口干舌燥了,声音有点沙哑。
“你们没回来我这也不放心,就让小何留下来陪陪我。”张卫东面带愧疚,显然还想着换铺位的事。
“老师,我就说两位同志不会有事吧,您还不信。”小何搀扶着张卫东。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那位女同志……”张卫东犹豫的开口,对于一个年龄跟他女儿差不多的女同志,他怎么也没办法想象对方小小年纪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她的罪行可不止一个,还与破坏国家财产,危害社会秩序有关,不过已经被看管起来了,你们可以放心。”
为防止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景忱并没有将白莲莲做的事说出来,只让他们不用担心。
“居然还做了这事?”张卫东提高了声音,也是没想到,但没有多加追问,只是感慨了一句。
“好好的姑娘家,干什么不好。”说着便摇了摇头。
“法律会制裁她的。”余朗没多说,拿出军用水壶给景忱倒了一杯水。
“张同志也是在下一站下车的,不知道是要到哪里去?”
张卫东知道了余朗的身份之后也不再隐瞒。
他回到床位上翻出了一张纸条。
“这个地址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
余朗接过纸条,景忱捧着杯子也凑近一看。
“青山公社?”
还真是有缘,青山公社就在红旗公社旁,两个公社因为蔬菜大棚技术的交流来往频繁,余泉拉生意时也和他们公社的大队一起过。
“对,青山公社。”张卫东坐在床边,手握成拳头放在膝盖上,他目光落在了桌上的报纸上,上面报道的赫然就是四人小组粉碎的报道,粗黑的字体占据了大半篇幅。
“我的一位老领导,前些年被人诬陷下放,地点就在青山公社。”说这话时他的眼眶微微湿润,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当时的我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一家人……”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老领导的愧疚。
“如今国家拨乱反正,终于查明了真相还了他的清白。”他的眉头不再紧锁,却也没有完全舒展。
“我这次来,就是要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把他带回去的。下放的日子不轻松,不知道这些年来他的身体如何。”
景忱和余朗对视了一眼,心中叹气。
下放的人多是吃不饱穿不暖,住的的简陋的牛棚,在村子里还会被排挤,想也知道结果不会有多好。
小何连忙安慰自家老师,“老师您别担忧,咱还没见着人呢,兴许老先生过得还不错呢。”
原主上辈子就因为劳动强度过大导致腰肌劳损,更因为饮食不规律患上了胃病。
而住在牛棚的人只会比他更严重,关节炎风湿病,营养不良,甚至是被传染病侵袭,除此之外还有精神上的落差和伤痛,能坚持下来等到真相大白的人少之又少,小何还是太天真了。
景忱看了一眼小何没说什么。
“我们公社就在隔壁,正好顺路可以带你们一起去。”余朗没有拒绝。
“真的吗!”张卫东眼中迸发出惊喜,一脸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