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89章 胆智之二《识断》01齐桓公

第489章 胆智之二《识断》01齐桓公(1 / 2)

《识断》篇开篇语:

智慧能让人形成独到的认知,清晰的认知能让人做出果断的判断。

该果断做决定的时候犹豫不决,反而会被这件事拖累,招来麻烦。

这部分内容,收录在“识见与决断”这个主题下。

【管理智慧】

一、核心解读:这句话精准点出了“智慧、认知、决断”三者的关系,以及“果断”的重要性

1.能力递进关系:先有“智慧”打底,才能对事物有深刻“认知”;有了清晰认知,才能做出正确“决断”,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2.决断的关键意义: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刻,最忌讳犹豫徘徊。一旦错失时机或陷入内耗,原本能解决的事会变复杂,甚至引发新的麻烦,最终得不偿失。

二、核心启示:放到现在生活、职场中,这句话的借鉴意义很直接

-职场决策:面对项目取舍、机会把握时,先靠积累的经验(智慧)认清利弊(认知),然后果断拍板,别因纠结错过风口或让团队陷入内耗。

-生活选择:遇到人生岔路(如职业转型、重要合作),先理性分析局势(认知),想清楚后就坚定行动,别被“万一”“也许”困住,否则只会被琐事纠缠,错失先机。

简单说就是:“脑子要够使,看事要透彻,做事要干脆。该下手时别犹豫,不然麻烦会主动找上门。”

【原文】

智生识,识生断。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集“识断”。

齐桓公:春秋“用人魄力天花板”!不查背景直接封高官,比诸葛亮敢拼太多

齐桓公:看中宁戚的才,管他有没有小瑕疵,直接封上卿

宁戚是卫国人,有一次他在齐国城外给牛喂料,一边拍着牛角一边唱歌。齐桓公路过听到这歌声,觉得这人不一般,当场就想任命他掌管国政。

大臣们赶紧劝:“卫国离咱们齐国又不远,不如先派人去打听下他的底细,要是真有本事,再任用也不晚啊!”

齐桓公却反驳:“打听啥?万一查出他有点小过错,就因为这点小事放弃这么个大才,这就是世上好多君主错失天下贤才的原因!”说完,当场下令点燃火把,举行册封仪式,直接把宁戚提拔成了上卿(古代高级官员)。

冯梦龙点评:

韩琦、范仲淹明明知道张载、李觏是有真本事的人才,却不敢大胆任用,说白了就是没胆子。诸葛亮也一样,他清清楚楚知道魏延的军事才能有多厉害,可又断定魏延野心大、不甘屈居人下,所以对魏延顾虑得太深、防备得太严、约束得太死——宁愿让他的才能白白浪费,也不愿放手让他全力施展。他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就是因为胆识被自己的“深谋远虑”给掩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