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78章 胆智之一《威克》09 吕公弼&张咏

第478章 胆智之一《威克》09 吕公弼&张咏(1 / 2)

吕公弼&张咏:宋代“铁血能臣”!用狠辣手腕治乱世,以果断胆魄镇宵小

吕公弼是名臣吕夷简的儿子,他治理成都时,执政风格偏向宽松,有人嫌弃他不够威严、做事不果断。

恰巧有个士兵触犯法律,按律应当受杖刑,可这士兵抗拒不服,嚣张地说:“我宁可被剑砍死,也不受杖刑!”吕公弼冷冷回应:“杖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用剑自杀是你自己选的。”于是先按规矩打了士兵一顿,之后当场把他斩首,整个军营瞬间变得纪律严明,没人再敢放肆。

张咏:敢斩小吏的“硬核知府”,用雷霆手段树规矩

案例一:一钱斩吏,警示“蚁穴溃堤”

张咏在崇阳县当县令时,有个小吏从钱库出来,张咏看见他鬓角旁边沾了一枚铜钱,追问之下,得知是钱库的钱。张咏下令打他板子,小吏勃然大怒:“一枚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居然要打我!你也就敢打我,还能杀了我不成!”

张咏拿起笔写下判词:“一天偷一枚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钱,绳子能锯断木头,水滴能穿透石头,小错不惩终将酿成大祸!”写完亲自提剑走下台阶,把小吏的头砍了下来,随后向州府申报自己的行为,请求弹劾处分。这件事至今还在崇阳县流传。

案例二:怒斩忤逆小吏,震慑顽劣之徒

张咏担任益州知府时,有个小吏冒犯了他,张咏下令给小吏戴上枷锁。小吏怨恨地说:“戴枷锁容易,想摘下来可就难了!”张咏回怼:“要摘下来有什么难的!”当即就在枷锁上把小吏斩了。其他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再也没人敢冒犯他。

案例三:巧断逃犯案,用亲情判善恶

当时有个盗贼杀了耕牛后逃跑,张咏下令允许盗贼自首。官府先把盗贼的母亲抓了起来,可过了十天盗贼也没露面,张咏就把他母亲放了;接着又抓了盗贼的妻子,结果才过了一夜,盗贼就主动投案了。

张咏判决道:“关押他母亲十天,他都不出来;关押他妻子才一夜,他就赶紧来投案。对母亲的倚门期盼如此疏远,对妻子的结发之情却这般深厚,可见其人性情凉薄、重私轻孝!”随即下令在集市上把盗贼斩首。此后,那些犯了罪的人纷纷前来自首,张咏都让他们回去重新务农。

冯梦龙点评:乱世需重典,胆决镇顽劣

要是没有吕公弼、张咏这样果断狠辣的魄力,那些蛮横嚣张的小人,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无法无天的事!

袁了凡曾说:“宋代对地方官员的管控比较宽松,官员常常可以做出超出常规的举动,在法律之外处决人犯。所以那些品行不端的官员可能会趁机纵容恶行,但那些有才能的豪杰也往往能借此实现自己的抱负,整顿地方秩序。”

“现在地方官员的权力越来越小,从打十下板子到打一百下板子,还能自行决定;但凡是判处一年以上徒刑的案件,必须向上级申请等待批复,来回审核辩驳,要耗费十天半个月甚至几个月。这样一来,公文案卷越来越繁杂,监狱里关押的犯人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被长时间拖延羁押。”

冯梦龙说:“自从朝廷用吟诗作赋这类雕虫小技选拔官员,又用资历限制人才发展,原本就没有真正选拔出豪杰之士、淘汰品行恶劣之徒,怎么能不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呢?看到这些,我越发怀念汉代治理天下的好办法了。”

【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