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428章 察智之二《诘奸》15 耿叔台

第428章 察智之二《诘奸》15 耿叔台(1 / 2)

耿叔台:明代“破案神捕”!从一个厨师揪出连环盗贼,凭细节破解官署失窃案

面对御史官署接连失窃的疑案,成都太守耿叔台(名定力)没有盲目追查,而是通过观察人员变动的细节,锁定了看似无关的厨师,仅凭一句精准质问就让盗贼认罪,轻松破获了这起棘手的官署盗窃案。

有位御史到四川担任巡按,在交接工作的时候,自己的钱财被盗了。没多久,新的巡按(直指)到任,官署里又遭遇盗窃,存放财物的箱子被人挖洞撬开,财物再次丢失。

成都太守耿叔台负责调查此案,他仔细观察后发现:官署里的衙役、差役等工作人员,因为接连发生失窃案,都已经轮换过一批人,只有一个负责做饭的厨师(饔人),始终留在官署里没被替换。耿叔台当即断定这人有问题,立刻下令把他抓起来。

新巡按得知后很生气,责怪道:“太守你对外抓不到盗贼,反而把我身边负责饮食的人抓起来,这是要妨碍办公吗?”耿叔台却坚持要审问这个厨师,巡按无奈只好同意。

厨师被带到后,耿叔台直接质问:“我查看过被盗箱子上的洞,痕迹是从官署内部挖出来的,不是你干的还能是谁!”厨师一听,顿时吓得说不出话来,当场认罪伏法。

【管理智慧】

耿叔台的厉害,在于“不被表象迷惑,用‘人员变动细节’锁定真凶”

换别的官员,可能会把目光放在“外来盗贼”或“轮换的衙役”身上,毕竟人员流动大更容易藏污纳垢;但耿叔台不一样——他看透了“内部盗窃的核心:熟悉环境+不易被怀疑”。

官署接连失窃,所有流动人员都已更换,唯有厨师始终在场,这个“不换之人”本身就是最大疑点。再结合“洞口从内部挖出”的关键证据,精准锁定厨师是盗贼,整个推理过程直击要害,没有一丝多余动作,把“细节断案”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一、核心逻辑:破解“内部盗窃\/连环失窃”案,别乱查,要“抓‘人员稳定性+作案条件’”

耿叔台能快速破案,核心是抓住了两大关键:

1.人员稳定性是内部作案的关键线索:连环失窃案中,外来人员作案难以持续得手,而长期固定在现场、不易被替换的人,既有机会反复作案,又熟悉环境便于隐藏痕迹,是重点怀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