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智囊里的管理学 > 第17章 上智之一《见大》16 范仲淹

第17章 上智之一《见大》16 范仲淹(1 / 2)

范仲淹:古代“容错用人天花板”!不揪小错重气节

范仲淹用人,特别看重对方的气节和人品,至于那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小过错,根本不放在心上。像孙威敏、滕达道这些人,都是他一直很器重的,核心就是看中他们的硬气节。

他当统帅的时候,选拔身边的幕僚和助手,经常挑那些被降了职、还没恢复官身的人。有人觉得纳闷,就问他为啥这么选。

范仲淹说:“要是一个人有本事还没半点过错,朝廷自然会重用他。可要是这人确实有真才实干,只是不小心犯了错、被官场规则处罚了,咱们不借着机会拉他一把、给个做事的机会,那这人不就彻底被埋没,成了没用的‘废人’了嘛!”

正因为他这思路,所以他推荐提拔的人里,大多是有真本事的栋梁之才。

冯梦龙点评:不浪费一个人才,事儿才能都办成。天下没有真正没用的人,只要用对地方;朝廷也就不会有办不成的事,关键在会不会用人。没点大格局、大见识的人,根本达不到这境界。

就像现在有些公司招人,不盯着候选人简历上的“小瑕疵”——比如曾经裸辞、待业过几个月,反而看重他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有才华但之前“栽过跟头”的员工,还愿意给机会委以重任,最后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

【管理智慧】

一、范仲淹的“用人逻辑”:不盯“小污点”,只抓“两大核心”

范仲淹敢用“被贬之人”,不是没原则的“滥情”,而是把“人才价值”算得明明白白。他的选人标准,放到现在的职场、企业里,照样是“挖潜人才”的黄金法则:

1.第一核心:气节比“完美履历”重要

他看重孙威敏、滕达道,不是因为他们从没犯错,是因为他们有“不随波逐流、有风骨”的气节——这种人做事有底线,不会为了利益搞小动作。就像现在选团队负责人,与其找“履历干净但没主见”的“老好人”,不如找“敢坚持原则、哪怕得罪人”的“硬骨头”,后者更能扛事;

2.第二核心:本事比“没过错”重要

他选“谪籍人士”,是知道这些人“被贬”可能是因为“不懂圆滑”“得罪了人”,不是因为“没本事”。就像现在企业里,有人因为“跟领导据理力争被穿小鞋”“一次数据算错被降职”,但这些“小错”不代表他没能力——放过这些“小错”,才能挖到真正的实干家。

二、“范仲淹式用人”模式:别让“一次小错”,埋了能扛事的人

范仲淹“容错用人”的思路,现在很多聪明的管理者都在学——不把“有小过”的人一棍子打死,反而给他们机会,最后往往能收获“意外之喜”。

三、评注的现代意义:“天下无废人,朝廷无废事”,容错才是真识见

评注里冯梦龙说“没被埋没的人才,朝廷才不会有办不成的事”——这话放到现在的企业里,就是“没被浪费的员工,公司才不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很多公司总抱怨“招不到人才”,其实是自己把“人才”拒之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