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仿佛凝固了。那来自深空、直接作用于意识层面的“初始数据包”,如同一次无声的宇宙风暴,席卷过在场每一个人的神经。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炫目的光效,只有意识深处被强行植入的、冰冷而浩瀚的“认知”。林见鹿、陈默、沈渊、埃琳娜,甚至通过加密线路连接的苏晚晴和赵昊,都在那一刻陷入了短暂的失神,仿佛灵魂被抽离,投入了一个由纯粹几何与抽象关系构成的、超越感官的奇异世界。
几秒钟后,陈默第一个“醒”来。他不是用眼睛“看”到,而是直接用大脑“理解”了那悬浮在解析屏幕上的、疯狂旋转的多维几何结构所代表的含义。他猛地从悬浮椅上弹起来,因为动作太猛,椅子向后滑出老远,哐当一声撞在机柜上。
“语……语言!是一种全新的数学语言!我的天!这他妈不是描述现象的工具,这玩意儿本身就是现象的底层架构!”他语无伦次,双手在空中胡乱比划着,试图将那复杂的意念表达出来,“它……它用高维拓扑的连通性来表示‘存在’,用特定混沌系统的吸引子来定义‘变化’,用……用我无法理解的、非局域性的量子纠缠模式来阐述‘关联’!这……这根本就是宇宙的‘源代码’片段!”
他冲到主控台前,双手快成虚影,试图用书院现有的数学符号去模拟和表达他刚刚“学会”的那个基础结构。屏幕上立刻涌现出大量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方程和图形,但它们都显得如此笨拙和局限,如同用石器时代的壁画去描述相对论。
“不行!不行!我们现有的数学工具太粗糙了!就像想用一把锤子去雕刻纳米级的芯片!”陈默烦躁地抓着头发,但眼睛里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近乎癫狂的兴奋光芒,“但这感觉……太对了!它完美地解释了石盘纹路里那些反常的能量回路,解释了为什么意识可以影响时空韧性!因为它描述的不是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它是一个……一个所有维度交织、意识和物质边界模糊的……更底层的‘现实’!”
沈渊也恢复了冷静,他强忍着意识被冲击后的眩晕感,快速检查着数据流记录:“信息传递效率高得不可思议,几乎没有冗余。这种直接意识烙印的方式……超越了所有已知的信息技术。他们不是在‘发送’知识,他们是在……‘授予’一种认知框架。”
埃琳娜甩了甩头,仿佛要甩掉那种被强行塞入东西的异物感,她咂咂嘴:“好吧,这‘监考老师’够意思,直接发了本《宇宙语言学入门》到我们脑子里,还是带‘醍醐灌顶’功能的。那么,学费呢?‘考题’在哪儿?”
就在这时,林见鹿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瞳孔深处,仿佛有星辰生灭,有复杂的几何光影一闪而逝。他接收到的信息似乎比其他人更多,也更……沉重。
“不仅仅是语言入门……”林见鹿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抬起手,指向主屏幕,“陈默,尝试用你刚刚理解的‘基础语法’,去解析数据包里紧随其后的那一段加密最深的、之前我们完全无法触碰的信息流。”
陈默一愣,立刻照做。他摒弃了所有地球数学工具,完全沉浸在那套刚刚被“授予”的、冰冷而高效的数学逻辑中。他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的动作变得不再狂乱,反而有了一种奇异的、充满韵律感的节奏。
随着他的操作,主屏幕上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多维几何结构开始如同莲花般层层绽放、重组,最终,一幅浩瀚、精密、散发着淡蓝色辉光的动态星图,缓缓浮现出来!
这并非人类天文学所熟知的任何星图。它描绘的星空背景古老而陌生,许多恒星的位置与当前观测数据存在微妙的偏差,仿佛记录的是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年前的宇宙景象。星图的核心,是一个被特别标注出的、位于猎户座旋臂边缘的暗淡区域,那里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是弥漫着一种……用新语言描述的“结构性时空褶皱”或者说“信息富集区”。
“这……这是?!”汪明远教授的声音通过加密线路传来,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这个坐标……这个背景星空……这记录的是远古时代的宇宙!这个暗淡区域……根据这新语言的描述,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星云或黑洞,它更像是一个……一个‘港口’?或者说……一个‘界碑’?”
星图还在缓缓变化,如同动态的沙盘。可以看到一些微弱的光点,代表着某种航行轨迹,从银河系的不同旋臂,乃至更遥远的河外星系,艰难地、断断续续地汇聚向那个“港口”或“界碑”。
而其中一条最为黯淡、几乎难以察觉的轨迹,它的起点……赫然指向了太阳系!
“一条……来自太阳系的轨迹?”沈渊的声音干涩,“这……这意味着什么?在远古时代,有某种东西……或者说,某个文明,从太阳系出发,前往了那个‘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