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 > 第214章 电池,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第214章 电池,必须握在自己手里!(2 / 2)

“王总,你们的新型陶瓷涂覆隔膜,耐高温性能数据我看过,很惊艳。但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能控制在什么范围?”

“李博士,你论文里提到的那个‘自修复粘结剂’概念,如果能落地,对电池循环寿命将是革命性的提升。见鹿的中央研究院,很希望能和你们开展联合研发。”

“张厂长,你们那个铝合金压铸件的良率问题,我们沈院长团队有个‘视觉AI检测’的方案,或许可以帮你们解决……”

他的态度真诚,言语切中要害,让这些平日里更多是埋头搞技术、跑市场的中小企业主们,既感到受宠若惊,又热血沸腾。他们能感觉到,见鹿科技不是简单地来“采购”,而是真心实意地想要“赋能”,想要带着他们一起成长。

恳谈会的高潮,是林见鹿即兴的简短发言。

他站在人群中央,没有稿子,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

“诸位,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企业,规模或许还不大,名声或许还不显。在很多传统的供应链体系里,你们可能被归类为‘b选项’,甚至‘c选项’。”

台下不少人默默点头,深有感触。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见鹿科技的字典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价值创造**!”林见鹿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充满感染力,“我们相信,真正的创新,往往孕育在你们这样充满活力和锐气的企业之中!那些巨头们掌握着标准和话语权,但也往往被固有的路径所束缚。而你们,没有包袱,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尝试最前沿的技术!”

“见鹿科技愿意做你们的‘**试验田**’和‘**放大器**’!”他举起手中的杯子,“我们开放我们的需求,共享部分研发资源,提供严格的测试标准和稳定的订单。我们一起来攻克那些‘卡脖子’的材料和工艺!我们一起来,定义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标准!”

“今天,我在这里承诺,见鹿科技‘泰山’电池工厂,将优先采购通过我们认证的国内合作伙伴的产品!我们的目标,不是在别人的规则下找饭吃,而是**我们一起,来制定新的规则!**”

“哗——”

掌声如雷动!许多人的眼睛都亮了,甚至有些年纪稍长的企业家,眼角微微湿润。他们等了太久,等了这样一个有魄力、有格局的龙头企业,来带领他们打破外资的垄断,真正走向产业链的上游!

这场恳谈会,效果立竿见影。会后,超过二十家企业与见鹿科技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多个联合实验室和攻关项目迅速启动。一股凝聚的力量,开始在见鹿周围形成。

然而,就在“泰山计划”和生态扶持战略高歌猛进之时,沈渊那边,却传来了一个好坏参半的消息。

深夜,林见鹿办公室。

沈渊将一份检测报告放在林见鹿面前,脸色不算好看:“我们派往瑞典‘NordicSeicarb’的技术小组发回了初步评估报告。好消息是,他们的‘冷烧结’技术原理是可行的,在实验室环境下制备出的碳化硅样品,某些性能参数甚至超过了新川电工的顶级产品。”

林见鹿眼睛一亮:“坏消息呢?”

“坏消息是,”沈渊叹了口气,“他们的工艺极其不稳定,良率……低得令人发指,连1%都不到。而且,实验室的设备完全无法用于规模化生产。简单说,这还是一项停留在论文里的技术,要把它工程化、量产化,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可能是个无底洞。我们G9的项目,等不起。”

林见鹿拿起报告,快速翻看着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图表,还有技术小组在现场拍摄的照片——那与其说是个实验室,不如说是个设备简陋的大学研究室。

希望与失望交织。这柄期待的“奇兵”,似乎比想象中还要脆弱。

林见鹿沉默了片刻,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窗外,上海的夜空被霓虹灯染成一片瑰丽的颜色,也映照着他眼中明灭不定的光芒。

突然,他抬起头,看向沈渊,眼中非但没有气馁,反而燃烧起一种更加炽烈的火焰。

“老沈,还记得我们当初做灵犀系统,第一个原型版本烂得像一坨狗屎吗?”

沈渊一愣,随即失笑:“记得,跑个deo都能死机十几次。”

“那现在呢?”林见鹿追问。

“现在……它是我们最坚固的护城河之一。”

“所以,”林见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越是颠覆性的技术,初期往往越是不堪入目。1%的良率,意味着它有99%的提升空间!既然看准了方向,就不要怕路远。”

他猛地转身,目光灼灼:“通知瑞典那边,见鹿科技,决定对‘NordicSeicarb’进行**A轮领投**!不仅投钱,我们技术小组就地转型,成立‘北欧联合实验室’,我亲自协调国内的设备和材料资源空运过去!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设备给设备!”

沈渊震惊了:“林总,这赌注是不是……”

“这不是赌博,这是投资未来!”林见鹿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告诉我们的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去评估一个成熟的产品,而是去**亲手创造一个奇迹**!G9的量产节点很重要,但如果能借此掌握下一代碳化硅的核心技术,暂时的延迟,完全可以接受!”

他走到白板前,在“北欧奇兵”

“电池,我们要自己造!供应链,我们要自己建!核心技术,我们更要自己突破!”

“磐石集团想用供应链困死我们?他们恐怕打错了算盘!他们是在逼着我们,变得更强大,更独立,更无可匹敌!”

就在林见鹿为破局而全力冲刺时,周薇从江州发回了一条加密信息:

「**土地合同已签,‘泰山’明日动工。但收到风声,某些国际矿业巨头,似乎对我们大规模囤积锂矿原料的动向,非常‘关注’。另外,宁王那边,对我们自建电池的计划,反应似乎有些微妙。**」

新的风暴,已然在酝酿。自建堡垒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林见鹿刚刚为碳化硅的困境找到一丝曙光,动力电池这片主战场上,更强劲的对手,已经开始亮出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