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文娱:别慌,收你们来了 > 第493章 放一部《那兔》,给你们票房助助兴

第493章 放一部《那兔》,给你们票房助助兴(1 / 2)

10月如期而至。

柳如烟看着系统中那即将突破100亿大关的嫉妒值,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激动与期待。

她知道,这最后的临门一脚,就需要《小丑》上映后的口碑来引爆了。

她也比任何人都清楚,这部“R级”电影所带来的,将不仅仅是赞誉。

其中直刺人心的黑暗、血腥、暴力,与对社会边缘人群的残酷刻画,所带来的争议和负面影响,也必将如影随形。

这就是柳如烟为了嫉妒值,选择这条路的代价!

10月1日,国庆档期首日。

预想中的电影院人潮汹涌、各家粉丝摇旗呐喊的景象并未出现。

与往年相比,影院大厅甚至显得有些冷清。

网友们现在变聪明了。

或者说,是被之前无数次“预告片即巅峰”的诈骗伤透了心。

他们不再轻易被华丽的预告,和情怀口号忽悠进电影院。

网友们默契地蹲守在各大影评网站、社交平台和粉丝群里。

像一群经验老到的猎人,耐心等待着第一波“敢死队”观众的真实测评!

“不急不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等一个真实反馈,再决定看哪部。”

“今年套路不管用了,不见兔子不撒鹰!”

“那些打着‘情怀’、‘武侠复兴’旗号的,我持保留态度。”

市场的理性回归,让那些依赖前期营销,和粉丝经济的电影,瞬间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各家粉丝群的群主,嗓子都喊冒烟了,也没人搭茬!

号称——“十月屠神”的各部电影第一场结束。

影评开始陆陆续续地出现在了网络上:

《浪浪人生》(温情喜剧):

“预告片里所有的笑点都在正片里了……后面强行搞笑煽情,尬得我脚趾抠地。”

“标准的工业化流水线产品,不好不坏,能看,但看完就忘。”

“评分预测:最终6.5分左右,典型的节日合家欢爆米花,没啥惊喜。”

《红孩儿火焰山之王》(神话大片):

“特效五毛,剧情稀碎,红孩儿像个熊孩子,毫无魅力。”

“打着神话旗号谈恋爱,逻辑硬伤多得跟筛子一样。”

“除了几个大场面能看,一文不值,心疼我的票钱。”

《毕正明的证明》(剧情片):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结果什么都没讲明白,节奏拖沓。”

“演员演技在线,但剧本撑不起来,看得人昏昏欲睡。”

“文艺片不是故弄玄虚的借口,口碑两极分化会很严重。”

《乔峰传》(武侠巨制):

“武打设计很精彩,汪晶导演的功力还在,但剧情魔改得亲妈都不认。”

“乔峰的气概没拍出来,倒是拍成了个纠结的恋爱脑?”

“武侠迷可能会失望,当成纯动作片看还行。”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武侠):

“徐老怪的视觉风格依旧独特,但故事讲得支离破碎,没看过原着的肯定懵逼。”

“黄蓉不像黄蓉,郭靖不像郭靖,人物塑造失败。最出彩的竟然是华筝?”

“总之,形式大于内容,画面很美,但灵魂没了。”

《风林火山》(黑帮史诗):

“阵容强大,演技派云集,但剧本老套。而且港岛大雪纷飞?男主找杀手杀自己?然后又找杀手,杀杀自己的杀手?”

“风格模仿痕迹太重,缺乏自己的内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预期很高,失望很大,算是平稳落地,但绝不算出色。”

六部备受期待的大片,其首批真实口碑,竟然呈现出惊人的一致——平庸,甚至不乏失望之声!

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爆款,更没有出现能一锤定音、碾压众生的神作。

大多陷入了“套路化”、“魔改”、“剧情硬伤”、“形式大于内容”的批评之中。

影迷们等待良久,却等来了一片“菜鸡互啄”的尴尬局面。

市场的热情,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

“说好的十月屠神呢?”

“就这?我期待了那么久,就给我看这个?”

“果然,柳总虽然狂,但眼光是真的毒!这些片子确实‘不高级’!”

“完了,今年国庆档不会要全军覆没吧?”

“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小丑》身上了……”

“《小丑》明天才上映!柳总这是让了一天啊。”

在经历了六部电影的连环“踩雷”后。

所有观众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第二天上映的——《小丑》!

各家电影的首映口碑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失望与质疑之声渐起,整个电影圈都弥漫着一股低气压的夜晚。

柳如烟没有为即将点映的《小丑》做最后呐喊,也没有对竞争对手的评价发表任何看法。

她只是登录了暴雪娱乐官网发了一条,与眼前这场大战毫无关系的个人动态,并配了一张《解限机》游戏内,机甲疲惫瘫坐的搞笑截图:

“准备睡了。打了一天《解限机》,好累。不知道各位老师电影的票房怎么样了?(困)我来给大家放一部动画片助助兴!”

紧接着,

视频名字:《那年那兔那些事》

嘲讽!

这绝对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嘲讽!

在这所有竞争对手都因口碑不及预期而焦头烂额、紧张地盯着实时票房数据的敏感时刻。

柳如烟这条“打游戏打累了”、“放部动画片助助兴”、“关心”别人票房的微博。

就像是那个提前交卷还拿了满分的学神,轻飘飘地说了一句“哎呀题目挺简单的,你们做得怎么样?”。

完全没有伤害性,但侮辱性却极强!

这条微博瞬间被截图传遍了全网,尤其是电影从业者的各个群聊和朋友圈。

“她……她这是什么意思?她居然在打游戏?”

“动画片?什么动画片?”

“我们在这里为了票房整夜难眠,她居然在打游戏打累了?”

“杀人诛心!这是杀人诛心啊!”

“考啊,我们都这么惨了,她还要给我们放部动画片助助兴?”

“‘不知道各位老师电影的票房怎么样了?’……她肯定是知道的!她绝对什么都知道!”

“太嚣张了!简直欺人太甚!”

那些原本就因为口碑失利而心情沉重的导演、制片人们,看到这条微博,差点一口气没上来,血压飙升。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柳如烟在屏幕那头带着戏谑笑容的脸。

而与业内的愤怒和憋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友们的爆笑和狂欢:

“哈哈哈哈!柳总牛逼!杀人还要诛心!”

“放部动画片助助兴可还行?”

“笑死我了!打游戏打累了可还行?助助兴可还行?隔壁导演们头发都快薅秃了吧!”

“《解限机》或成最大赢家!暴雪娱乐旗下游戏迎来一波免费推广!”

“柳总:电影?什么电影?我先打个副本再说。”

“这句‘不知道票房怎么样了’真是精髓,嘲讽拉满!”

“我都能想象到,那些大佬看到这条微博时扭曲的表情了!”

“柳总: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影响不了我打游戏。”

柳如烟用最云淡风轻的方式,给予了竞争对手们最沉重的一击。

而网友们喜欢的,不正是柳如烟这份永远出乎意料、永远自信从容、永远能精准踩中对手痛处的“反派”魅力吗?

而柳如烟这个时候,上传完视频竟然真的关掉手机,安心入睡。

在柳如烟那条极尽嘲讽之能的微博发布后,全网的目光,除了继续关注那些口碑不佳的大片后续。

更是多了一份对那个名为《那年那兔那些事》的100分钟视频的好奇。

“这是啥呀?好奇怪的名字。”

“是啊,难道是宣传《小丑》的预告片?风格不像啊?”

“不能吧……100分钟,只比《泰坦尼克号》宣传的时候少吧?哪有这么长的预告片?”

“柳总这又搞什么新花样?‘助兴’的动画片?”

“管他呢,点开看看,反正不要钱!”

带着种种疑问和强烈的好奇心,无数网友,包括许多原本只是看热闹的影迷、游戏玩家,甚至是一些被柳如烟的“骚操作”吸引来的路人,纷纷点开了那个视频。

视频开始,画面风格简洁,甚至带着点萌系的手绘感。

出现的是一群造型可爱的动物形象所代表的角色:种花家的兔子、毛熊、鹰酱、脚盆鸡、高卢鸡、约翰牛……

起初,不少观众还带着看搞笑短片的心态。

“哈哈,好萌啊,兔子好可爱。”

“这是动物拟人吗?柳总还有这童心?”

“脚盆鸡怎么看起来那么贱?”

“毛熊和鹰酱,看起来有点凶啊。”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轻松的氛围渐渐消散。

当看到兔子们喊着“亲们,等我,我会回来的”,顶着炮火前赴后继。

当看到“眼泪也会冻住的”那冰天雪地中的坚守。

当听到“我们在这里吃炒面配雪,是为了祖国的亲们,能为甜咸豆腐脑战上十页”那看似戏谑却无比沉重的话语。

当看到兔子们用算盘打出蘑菇蛋的公式,喊着“搞出蘑菇蛋,挺直腰杆子”。

当看到“勿谓言之不预也”的霸气宣言……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震撼、感动、心酸与自豪的情绪。

如同汹涌的暗流,在无数观看者的心底猛烈地激荡、冲撞!

哪里是什么普通的动画片?

这分明是用最质朴、最真诚、甚至带着些许笨拙的笔触。

将他们从小在课本上读过、听祖辈父辈讲述过,却可能从未如此直观感受过的,那段充满苦难、牺牲与不屈奋斗的近现代史,以一种无比鲜活、极具代入感的方式,呈现在了他们面前!

那些曾经只是文字和黑白照片的历史瞬间,被赋予了温度、色彩和情感!

那些为了这个民族和国家奉献一切的先烈们。

不再是遥远模糊的形象,而是化作了可亲可敬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