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这一天,柳如烟一大早便准备好了礼物。
宣传部的李部长,文化部的高部长,大夏科学院的温院长、中央音乐学院的陆院长……好多关系都等着她去维护。
商务车的后备箱和后座,被她塞得满满当当。
柳如烟开车驶入京都的街道。
平日里拥堵不堪,人声鼎沸的首都,在春节这几天,却显露出一年中难得的空旷与宁静。
宽阔的六车道上车辆稀疏,许多店铺都紧闭大门,这座城市仿佛陷入了短暂的沉睡。
只有零星驶过的车辆和偶尔出现的行人,点缀着这份冷清。
一家接一家地拜访下来,尽管路途顺畅,但也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与李部长、温院长、陆院长等人的会面都颇为顺利,相谈甚欢,维持了良好的关系。
然而,在拜访文化部高部长时,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波折。
当柳如烟提出《赡养人类》能否将其影视化时。
高部长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他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丫头啊,不瞒你说,你这本书,我们内部已经反复讨论、研究了很多次。
创意非常好,思想性也很深刻,但是……
里面涉及的社会结构、贫富终极分化、执法者设定等等,触及的层面太深,尺度太大了……”
正如高部长所言,“触及层面太深,尺度太大”。
这类作品在任何国家的审查体系中都容易遇到阻力,因为它直接挑战和反思现有秩序的基础。
这是柳如烟提供的作品,第一次遭到明确的拒绝。
她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了准备。
不过,《赡养人类》这类题材,也可以看做是一次“火力侦察”。
柳如烟刚好借此试探,当前文化审查的边界在哪里。
虽然被拒是意料之中的可能性之一,但她必须去尝试!
一计不成,柳如烟又生一计:“高部长,我听说,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过审比较难。您看看这个能过审么?”
她笑眯眯的又拿出一套包装精美,厚厚六册的精装版书籍,轻轻放在高部长的茶几上——《大秦帝国》!
“噢?还有新书?”高部长笑着拿起来,放到了腿上。
柳如烟笑道:“没有在网络上映,我写完,自己印了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