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每天都出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里,持续参与教材最后的校对和研讨会。
晌午时分,学院食堂。
学生们正排队打饭,忽然一阵低低的惊呼和窃窃私语声,从一个角落传开:
“快看!是柳如烟,还有陆院长和安会长!”
“天啊,柳如烟竟然和两位大佬在食堂吃饭?”
“哇——柳如烟好美,就像学妹一样。”
只见柳如烟和陆院长、安会长几人,端着再普通不过的不锈钢餐盘。
餐盘里面装着和学生们一样的两荤一素,正边吃边聊,时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柳如烟听得极为认真,有时还会拿出手机记录些什么,完全没有丝毫的架子。
有大胆的学生偷偷举起手机拍照。
柳如烟察觉到镜头,不仅没有不悦,反而抬起头,对着镜头比了个剪刀手后,继续低头吃饭讨论。
这张“柳如烟在中央音乐学院食堂用餐”的照片,瞬间被发到了校园网和微博上。
“啊啊啊——!羡慕央音的同学们!居然能和柳如烟一个食堂吃饭!”
“看餐盘!居然和我们吃的一样!这么接地气的吗?”
“旁边是陆院长和安会长吧?他们是在讨论新教材吗?好奇死了!”
“楼上的,什么新教材?”
“对啊,说清楚,什么新教材啊?”
“靠——你们还不知道吗?今年寒假开始,音乐协会和全国音乐学院联手改编教材。”
“卧槽,楼上的意思是柳如烟也参与到教材改编了?”
下午,阳光正好。
有学生想去琴房练琴,经过某间琴房时,听到里面传出极为动听却从未听过的钢琴旋律。
她好奇地凑近门上的玻璃窗一看,差点惊叫出声。
里面坐着弹琴的,竟然是柳如烟!
而她身边站着的,竟然是陆院长!
柳如烟手指在琴键上流淌出的旋律却依旧优美得令人心醉。
这几个月,在陆院长等人的悉心教导下,柳如烟的钢琴水平,那叫一个突飞猛进!
柳如烟弹奏的这首曲子,轻快中带着一丝俏皮,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画面宁静而美好。
一曲弹完,陆院长微微点头道:“还真是,这首《秋日私语》,不同年龄段的人,演奏出来的意境完全不同。”
“嗯嗯!”
柳如烟点头道:“我始终觉得,这首《秋日私语》演绎的是时间的沉淀。”
二人不停讨论着这首钢琴曲,丝毫没有注意到,门外的学生正偷偷录下一小段视频,发到了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
配文:“偶遇柳如烟学姐在琴房练新曲子!《秋日私语》这是什么神仙旋律?好好听啊!”
这条视频迅速病毒式传播。
“这是新曲子吗?从来没听过!好好听啊!”
“柳如烟弹琴的样子好美!气质绝了!”
“央音的学生太幸福了吧!天天都有偶遇大佬的机会?”
“是不是新教材里的曲子?已经开始期待了!”
类似的偶遇越来越多。
有学生拍到柳如烟抱着厚厚的资料走在教学楼走廊里,匆匆忙忙却还会对认出她的学生点头微笑。
有学生拍到她在图书馆查阅古籍乐谱,安静认真的样子。
甚至还有学生拍到傍晚下课后,她和几位老教授一起走出学院大门,边走边讨论,然后在路口很自然地挥手道别,步行离开……
所有这些照片和短视频,都在网络上持续发酵。
“柳如烟现身中央音乐学院”、“柳如烟食堂吃饭”、“柳如烟琴房练琴”等话题轮番登上热搜。
中央音乐学院的男学生,天天泡在钢琴室,就为了制造一次偶遇
就为了能够得到柳如烟的一个微笑。
人们惊叹于她的低调和亲和,也对她正在参与的新教材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和期待。
柳如烟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奥斯卡得主。
她更像一个回归校园的学子,一个沉浸在音乐世界里的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