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易蹙眉。
眼前这个妹妹当真是不一样了。
本以为她只是外貌变了,却不想连心也变了。
清远县有多乱,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大伯一家是什么样的人,他参军之前就已经明白。
边关之地流匪军遍地,带着老弱妇孺等同于带了几个累赘。
那位女功臣说起来也不过是个与巧珠一般年岁的小女娘,能带着娘和柳柳他们活下来。
不知有多难。
巧珠这话看似是为提醒,可处处都在告诉他这个宋钰有多么的不好。
沈明玉见他没什么反应,又赶忙加码,
“哥,你是不知道。
她算计宝珠,让宝珠嫁给了县里马家的那个傻子,后来马家被抓宝珠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命。
后来在逃来京中的途中没了,也是因为自从马家离开之后就变得疯疯癫癫的。
“哥,她既能带着娘和嫂子如此光鲜的活下来,可为何对奶,对大伯一家如此不管不顾?
若是她肯,那……”
“明玉。”宋成易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放心,无论是大伯家还是景园我都会去的。
能看到你没事儿,我便放心了。”
悬在心头的巨石豁然下坠,宋成易脸上扬着的笑意压也压不下来。
他本想要向以前一样去揉揉她的头顶,刚抬起又放了下来。
近五年不见,那个跟在她腿边的黄毛小丫头已经亭亭玉立了。
眼下的她变得和这京中大多数的女娘一般,就像是被一堆堆金银堆砌起来的花朵。
仿佛风一吹,雨一打,就会折断。
“行了,这里我也不能久留,先走了。
下次有时间再来看你。”
见沈明玉点头,宋成易起身离开。
沈明玉看宋成易消失在黑暗之中,原本脸上故作乖巧的笑意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原本她还想着如何能让锋芒正盛的宋钰去去锐气。
如今不就来了。
不知道,若是皇后娘娘和朝中一众朝臣知道,这个女功臣家中出了一个大邺的逃兵,会如何?
……
“今日怕是要下大雨,马车里给姑娘备了伞。”
刘嬷嬷交代老杨头,今日杨柳有了安排,老杨头暂做车夫。
一团黑云趴在天边,仿佛随时都会压境,带来一场暴雨。
空气中满是风雨欲来的腥风。
宋钰同孟氏一道走出景园,她今日穿了身简单的素色衣裙,依旧是一根木簪挽发。
天气越发热了,身上的外衫轻薄,几乎能透出她玉白的皮肤来。
被混着湿气的热风一吹,衣袂飘飘,像是淡出人间的天仙一般。
金钏儿抱着一个锦盒紧跟而来,本打算跟着宋钰他们一道去。
宋钰伸手接过盒子,“今日你不必跟着了,去我房中,妆匣里有一支金镶玉的绞丝簪子,拿个盒子装了,送到祝家去吧。”
金钏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轻轻点头。
两人上了马车,车轮滚滚沿着街道而去。
宋钰将窗口的纱帐放下,问老杨头。
“外面一直有人盯着?”
老杨头呵呵一笑,“郡君慧眼,有一位是军器监的匠人,这两日每日都来。
只是来了也不叫门,只是原地踱步唉声叹气几时便离开了。”
说着老杨头顿了一下,
“昨日倒是来了一个妇人,在外面探看了好一会儿。”
昨日便来了吗?
宋钰当真没想到,大房竟真能活着到京中。
刚刚透过车窗,那一瞥还以为自己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