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意没有那么快下来,明日咱们去转转成衣铺子,买两身得体的衣裳回来。”
五月底的盛京已经热了起来。
他们离家时的衣裳穿着已经不大适宜,量体现做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买成衣。
虽说平民百姓进宫就算是粗布麻衣的也算不得什么。
但作为一个已经为军中做出重大贡献之人,若是半点钱财也无,就连一身体面的衣裳也穿不上,关州军和咏安府的官员怕是第一时间就要被问责。
是以在离开前,咏安府的知府张大人已经以自己的名义给了宋钰不少嘉奖。
孟氏赶忙点头,“对,对,买两身好衣裳,咱们都买。”
串串儿铺子这几个月也赚了不少,孟氏这话说的十分有底气。
她从没想过,自己可能会见到整个大邺最尊贵的女人。
她知道自家这闺女原本就是官家的小姐,自己可不能给她丢人。
第二日一早,宋钰先去寻了驿丞。
方有卓知道她们想要去置办些衣裳后,笑着道:
“咱们这驿站偏僻了些,这周遭倒是有几家布行,但若是想要买些得体合适的成衣,最近的也就“福瑞阁”了。”
宋钰点头,“多谢大人,那我们就去着“福瑞阁”。
若是有事儿,麻烦大人随时遣人来寻。”
……
福瑞阁位于驿站相隔一条街的街角处。
铺子很大,分上下两层,二楼是裁缝给量身制衣的地方。
一楼则展示着不少成衣,以及大量码放整齐的各类布匹。
“几位可是要买布?”
掌柜的是个年约五十的老师傅,见几人进来笑着问道,
“天气越发热起来了,店里恰好进了不少轻薄透气的料子,您看看?”
说着,已经拿出一匹送花色的苎麻料子,放在了柜台上。
孟氏伸手摸了摸,当真是轻薄柔软,颜色也好看紧。
宋钰笑着上前,
“掌柜的,这铺子里可有合适我们的成衣?最好素净得体些的。”
声音清丽,谈吐得宜。
掌柜的抬头看去。
轻纱遮住了她半张脸,只留一双弯弯的眉眼在外。
能看出这女娘年岁不大,同是一身朴素的布衣,发间手腕皆不见什么金银首饰。
偏谈吐文雅,举止大方。
完全不见小家门户的拘谨不说,反而透着几分名门闺秀的沉稳与教养。
反倒是眼前的妇人和那带着孩子的女子,面上明显带着几分雀跃和拘谨。
“巧了,我这儿正有几套新制的夏衣,都是上好的苎麻和轻纱所制,几位客人看看?”
说着引着几人向一旁的成衣架而去。
袁明馨正坐在铺子的二楼查账,手中算盘不断拨动计算着这一个月以来的进项。
耳边突然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时,还愣了一刻。
她将手中账本放下,探头看向楼下。
正看到几人端着衣裳,走进了后面的试衣房中。
没看清样子,但他们身上穿的皆是最为普通的布衣。
一时间,又觉得自己听错了再次坐了回去,对着账本皱眉。
也就在这个空档,铺子又进来一个女子。
女子十七八岁的模样,长得明眉皓齿,顾盼生辉。
她身边还跟着个丫鬟,一进来就开口问掌柜的,
“你家女娘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