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愿风调雨顺,兵戈永息,黎庶安康。”祭台周遭官员焚香跪拜,城主读祝文。
百姓同跪,口中重复着,“兵戈永息,黎庶安康。”
秦奉看着
“咏安王反叛之前恰好秋闱。
当时不少成绩优异的学子都被蛊惑做了咏安王府的入幕之宾。
如今咏安王倒台,那些人的前途也跟着毁了。
不过陛下恩德,特设“恩科”宋晖兄学识广博,若是能趁此入仕,以后必然能大展宏图。”
说着他看向宋钰,“我同宋叔和宋家兄弟提了,他们有心但还是想要看你的意思。”
“我?”宋钰抬头后指向自己,“问我做什么?这可是好事儿,他们还犹豫不成。”
“犹豫了。”
秦奉回的干脆,一脸惋惜的看着宋钰。
城墙之上有带着冰刀的冷风冷冽刺骨。
她发丝乱飞,却挡不住那让人一眼就难以忘怀的面容。
只是可惜,这样有胆魄有能力的人才却是个女娘。
“你们梁家是生死患难的交情,宋叔可不会将你们孤儿寡母的留在这偏远边城。
若是你不同意离开,他们是不会走的。”
秦奉叹了口气,
“最多,我把宋晖拐了去,但父母妻儿都不在身边,他怕是也难以安心。”
他这么一说,宋钰突然沉默了。
心中不由得生起些许感动来。
回咏安府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
如此用人之际,无论是宋卓还是宋晖都能抓到一个不错的机会,若是错过怕是终身遗憾。
“你打算什么时候走?”宋钰舔了舔被冷风吹得干燥的嘴唇。
秦奉:“最晚十五,届时京中来的赈灾官差不多也要到了。”
宋钰点头,“成。”
“成什么?”秦奉看她,这说话怎么还说一半藏一半?
宋钰笑着看了他一眼,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臂,
“放心,我还能因为自己,耽搁宋家两个哥哥的前程?”
秦奉顿时面露喜色。
宋钰这是要一同走了?
“小姑姑,
宋钰和秦奉同时向下看去,果然看到有差役抬了米来,百姓们正排队“接福”。
几人对视一眼,下了城墙,排队去了。
……
等两大四小回到鸡毛巷子时才知道,住在东城门外的朱大有和凳子等人来过了。
拜年,顺便道别。
他们已经领了救济粮准备回乡去了。
因着这些时间帮柳柳挖笋猎兔子换了不少粮食,他们也够吃个大半年的,到时候开了春山上的野菜长了,这领了种子把田种下一家人也就不愁活路了。
宋钰没见到他们,却见到了他们留下的最后一批冬笋和野兔肉。
因着有朱大有他们的馈赠,一大家人,大年初一夜里凑在一起吃上了自助串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