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水流湍急,甚至斜坡向下,一旦掌握不好就有翻船的可能。
好在这河水中间并无断流,三人一路有惊无险的出了林子。
看了眼西斜的太阳,他们这一程几乎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
“田大哥,你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宋钰一路走一路在记录水流的路线。中间他们也遇到过几次岔路,有聚集的水潭,也有慢慢流入地下的支流。
比行山路还要蜿蜒。
田福四处打量,山峰之间衔接着荒地,几乎不见村庄。
“应该是向西北处的一个河道。”田福猜测道。
“凤歧山多水,有些水路自山中出来渐渐就没了,有些则流入晋河。
从清远县往西北走,多见山峦,水网密集。
只是遇不到村子或人烟,也不好下结论,咱们得再走走看。”
三人从白日行至黑夜。
宋钰背囊里带着水和肉干,却唯独没带夜灯,夜里行路很容易误入岔路,三人干脆停下来靠岸休整。
第二日天蒙蒙亮再次出发。
好在走了不远就遇到了一个打鱼的渔船,这才确定下来,这里正如田福所猜,是清远县西北的河道。
“你们再往前走一截有个岔路,沿着宽些的河道过去,一路上行走个两日能到清远县。
若是依旧沿着这河道走,往前有个大张村。
过了这大张这河道就变窄变浅,行不了船了。”
宋钰问,“那再往前呢?”
渔民想了想,“上了官道,往西,走个三五天的,就到西岭关了。”
宋钰点头,在手中本子上标注了个村名,对田福道:
“既然都到这儿了,咱们再往前走走看。”
木筏再次前行,果然如渔民所讲,一边水路宽阔直入晋河,一边水窄且浅,水面浮力明显减弱。
过一个村子后,水面越发清浅,最终木筏搁浅,三人不得不下来。
宋钰依旧没停,直至走到渔民口中所说的官道,这才作罢。
稍作休息后,三人回程。
这一走,又是一天一夜。
等众人回到山中,已经是三日之后了。
上崖壁时。
宋钰将用绳子将木筏固定,系在一个巨大的石头上,以防河水上涨,再冲了去。
这次因为有人跟着,不需要她说什么。
回到山洞后,就钻进了帐子里狠狠的睡了一觉。
……
炎热的夏季渐渐走到了尾声。
山巅上,种了不少蔬菜。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经能吃到新鲜的蔬菜了。
……隐约觉得,流匪军应该已经向西北而去。
宋钰这才简单的收拾了一番。
带了不少大家囤积的熏肉干和山货,甚至还有些罕见的山参,灵芝。
下了山。
临走时,又被一群孩子行注目礼。
揉了揉小石头的头发,“你们好好练,等我回来给你们买糖吃。”
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