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柳祠(1 / 2)

将短刀上的血迹,在男人身上擦干。

宋钰一脸嫌弃的盯着这武器。

两个字:难看。

刀身微弯,前窄后粗,刀身坑坑洼洼。

刀柄不知什么木头做的,用麻绳缠绕固定,十分的潦草。

这刀不像刀,更像是农家用的镰。

可她没得挑,嫌弃的将短刀塞进了腰封。

习惯性的掀开男人的衣裳搜了搜,结果除了从衣服夹层里抽出些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稻草,就再无其他。

这人既然将自己和赵嬷嬷捉了来,车厢里的东西想必也不会放过。

没带在身上,定是放到了什么地方。

感觉身体恢复了些气力,宋钰缓缓站起身来。

她这边刚一动,趴在地上的赵嬷嬷身体就是一抖。

如同一只受惊的肥鹌鹑,试图将头埋进肚子里。

宋钰懒得理会这做贼心虚的老妇。

绕开她。

走向房间角落,一个挂着破草帘子门洞。

里面是一间小屋,盘着土炕,上面堆着一堆看不出本色的被褥。

在土炕的一角扔着不少衣衫和包裹,其中一个浅蓝色的布袋子尤为扎眼。

那是原主的背囊。

形状像个大型的荷包,在底部和开口处坠着细带,可以斜背在背上。

里面有原主的户籍文书,路引以及水囊和几件看起来颇为华丽的衣衫。

衣服里还包着一个荷包,里面装着些散碎银子和一个用帕子裹着的金钗。

颗颗翠色的翡翠如同一片片叶子,坠在金丝拧成的枝丫上。

所谓金枝玉叶便是如此了吧。

这玩意儿还是长公主指婚时给的信物。

只可惜,订婚宴未办,婚仪未定,身份就被戳了一个大窟窿。

原主一度以得了长公主青眼而自傲,对这珠钗宝贝的很。

被送出来时,唯一想的便是将这金钗偷偷藏在了身上。

如今看起来倒是讽刺的紧。

将金钗收好,宋钰勾了勾唇角。

既然你享受了前半生的荣华富贵,这后半辈子总得让我也跟着喝些肉汤才是。

本着在末世里养成的好习惯,宋钰将这不大的破烂屋子翻了个底朝天。

还真让她在土炕最里面的角落里,摸出一个满是碎银和铜钱的陶罐来。

眼看再没其他得用的东西,这才停手。

目光,再次落在那堆破烂一般的衣裳上。

原主这一路就如同一件儿货物,向哪里走,如何安顿,皆是赵嬷嬷和车夫说的算。

对于目前境地,她唯一能参考的也只有两人偶尔的对话。

许是因为精神不济,原主本不多的记忆,也颇为混乱。

好在宋钰作为一个旁观者,勉强捋了个明白。

大邺泱泱大国,国域辽阔。

沈玉自小长大的盛京城,自是繁盛安平,可离了京才发现,外面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安然。

离京越远,他们越是频繁的遇到乞儿、流民。

赵嬷嬷一番打听才知道,南地大旱,百姓食不果腹饿死者无数,多有卖儿卖女,易子而食之事发生。

因流民暴增,南地周遭各县多有波及,暴乱频发。

原本赵嬷嬷还想要雇些镖师护送,反是那车夫觉得他们要去的地方在西北,不会进入灾区,赵嬷嬷这才打消了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