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伏羲异世录 > 第52章 不破阴山不卸簪

第52章 不破阴山不卸簪(2 / 2)

掌心仿佛再次感受到地火炎髓融入剑胚时那股**狂暴、灼热、不屈的意志!那是熔岩在地下奔流的力量,是战士在绝境中爆发的不灭战魂!

“轰——!”

伏羲猛地睁开双眼!他一把抓过毛笔,笔锋饱蘸浓墨,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重重落在宣纸上!字字如刀劈斧凿,力透纸背:

>“黑云崩城万马喑!金鳞曜日甲光森!

>号角裂云秋色黯!烽燧燃天夜血沉!

>霜刃凝冰旗半偃!寒鼙咽雪鼓声喑!

>匣中龙吼催人起!不破阴山不卸簪!”

此诗一出,揽月楼内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无形的炸弹!

意象:画面狂暴到令人窒息!“黑云崩城”是灭顶之灾的压迫;“金鳞曜日”是绝境中爆发的神兵之光;“号角裂云”、“烽燧燃天”将声音与光焰的破坏力推向极致;“霜刃凝冰”、“寒鼙咽雪”则将酷寒与死寂刻画入骨!色彩浓烈(黑、金、赤、白),对比强烈,每一句都是一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

气势:*通篇充斥着一种摧枯拉朽、玉石俱焚的磅礴杀意!节奏急促如鼓点,层层递进,如同叠浪锤法积蓄到顶峰的力量轰然爆发!“匣中龙吼催人起”——此句如同画龙点睛!那“匣中龙吼”既是绝世神兵渴饮血的灵性咆哮,更是战士心中被绝境点燃的不屈战魂在怒吼!兵器与战士,在此刻灵肉合一!

意境:在极致的惨烈(夜血沉、鼓声喑)与狂暴(龙吼催人起)之中,最后“不破阴山不卸簪”的誓言,将悲壮豪情推向顶点!“簪”字在此,既指男子束发的簪子,更暗喻寻常生活与和平岁月。此誓之意:不克强敌,绝不归家!其决绝惨烈,令闻者心胆俱颤!

老翰林周夫子猛地站起,须发怒张,双手紧紧抓住诗稿,仿佛要将其嵌入掌心!他声音嘶哑,带着金属摩擦般的颤音,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头:

>“绝唱!此乃沙场诗之千古绝唱!!”

>“‘黑云崩城万马喑!’开篇便是天倾地覆!何等压迫!‘金鳞曜日甲光森!’绝境中的一道神罚之光!寒芒刺骨,如见神兵出匣!伏羲先生以铸剑师的‘火眼金睛’,看到了甲胄最凌厉的锋芒!此等视角,旷古绝今!”

>“‘号角裂云!烽燧燃天!’声与光,撕裂长空!老夫耳中已闻号角泣血,眼前已见烽火焚天!‘霜刃凝冰旗半偃!寒鼙咽雪鼓声喑!’此二句,将边塞苦寒、战局艰难写尽!字字凝霜,句句泣血!”

>“然!此诗魂魄,尽在‘匣中龙吼催人起!’此一句,神鬼皆惊!‘匣中龙吼’——非是凡兵,乃是通灵神物!是兵魂在咆哮,是国魂在怒吼!它‘催’的不是人,是战意!是死志!是那沉睡的龙魂!伏羲先生铸剑通神,故能赋予兵器此等惊天龙吟!**此乃点铁成金,化凡兵为诗魂!开万世未有之奇!

>“‘不破阴山不卸簪!’此誓一出,山河失色!玉石俱焚之气,忠勇贯日之魂!悲哉!壮哉!此诗,非大勇者、大智慧者、大痛苦者、且身怀通灵匠魂者,不能为也!此轮魁首,非伏羲先生莫属!当之无愧!!”周夫子激动得老泪纵横,几乎站立不稳。

武烈这位铁血悍将,此刻浑身颤抖,虎目含泪,如同被诗中那不屈的战魂彻底点燃!他猛地推开座椅,大步走到伏羲面前,单膝跪地(行军中大礼),抱拳过顶,声如洪钟:“伏羲先生!此诗,写尽我辈武人魂魄!‘匣中龙吼’,道尽神兵有灵!‘不卸簪’之誓,乃吾等毕生所求!武烈代边关将士,拜谢先生!先生若不弃,烈愿为先生门下走卒!”此举震撼全场!一位顶级将门继承人,竟对一商贾行此大礼!

长公主凤目之中精光爆射,再无半分慵懒。她紧紧盯着伏羲,仿佛要将他看穿。“匣中龙吼…神兵有灵…铸剑通神…此子,究竟是何方神圣?”她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伏羲在她心中的分量,瞬间提升到战略层面。

长孙文若这位以沉稳着称的法师,此刻也失去了从容。他反复咀嚼着“匣中龙吼催人起”,又联想到伏羲那柄传闻中的重剑,再看向伏羲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与探究。“以器载道,以诗通灵…此子,已非凡俗!文若…心服口服!”他对着伏羲的方向,再次深深一揖。

老将军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他喃喃道:“好…好一个‘不破阴山不卸簪’…老夫当年…当年若有此等神兵相伴…若有此等战歌励气…多少兄弟…或许能归…”泣不成声,悲怆莫名。

龙渊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伏羲不仅诗才压过他,更得到了军方实力派(武烈)如此公开且狂热的推崇!这简直是挖他的根基!龙涛更是倒吸一口冷气,低声道:“皇兄,此子…断不可留!其能聚人心,尤在诗才之上!”杀机,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他们眼中。

第二轮结果:伏羲以一首融合了铸剑师灵魂视角、蕴含金火本源之力、并引发“神兵通灵”震撼解读的绝世战诗,彻底征服全场!其声威,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