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江南来使(1 / 2)

六月的盛京,格物院的书库里弥漫着墨香。林川正在与几位学者校注《满文老档》,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大帅,南京来使到了。吴秀才快步进来,面色凝重,是钱谦益的门生,带着弘光朝廷的册封诏书。

林川放下手中的毛笔:让他们在议事厅等候。

议事厅内,来自南京的使者顾盼自雄。为首的官员四十余岁,身着绯袍,正是钱谦益的得意门生吕大器。

林将军,吕大器微微拱手,陛下念你镇守北疆有功,特封你为辽东郡王,世袭罔替。

随从展开明黄诏书,厅内众将脸色顿变。赵铁柱当场就要发作,被徐承烈按住。

林川平静地问:请问吕大人,这诏书上的陛下,是哪位陛下?

吕大器神色一僵:自然是当今弘光皇帝。

林川端起茶盏,那崇祯皇帝呢?

先帝...已经驾崩。

可有遗诏?陵寝在何处?殉国大臣有哪些?林川连珠炮似地发问。

吕大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林川放下茶盏:连先帝生死都不明,这诏书,恕难从命。

林将军!吕大器提高声调,你可知道抗旨不遵的后果?

我只知道,林川站起身,大明只有一个皇帝。若是弘光帝愿意归藩,我可保他富贵终身。

谈判不欢而散。但吕大器并未立即离开,而是在盛京住了下来,暗中活动。

三日后,孙小眼来报:大帅,吕大器在暗中接触范景文的旧部,还去了几个旗主府邸。

让他去。林川不以为意,正好看看,还有哪些人心怀二志。

果然,吕大器的活动很快见到了效果。一些对改制不满的官员开始暗中串联,甚至有人提议拥立林川称帝。

大帅,这是他们拟的劝进表。吴秀才呈上一份文书,为首的是原户部侍郎周奎。

林川看都没看,直接扔进火盆:告诉周奎,再敢妄议,以谋逆论处。

这个态度让很多人不解。连徐承烈都私下询问:大帅,如今北方已定,为何不...

为何不称帝?林川接过他的话,因为我要的不是一个皇位,而是一个强大的大明。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吕大器秘密会见索伦部使者,许诺若索伦部支持弘光朝廷,可许其自立为国。

终于露出真面目了。林川冷笑,准备一下,我要再见见这位吕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