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惊蛰(1 / 2)

崇祯十六年,冬末。凛冽的寒风似乎也预感到了山雨欲来,在陕北的沟壑间呜咽得格外凄厉。李自成大军逼近西安的消息,如同投入冰湖的巨石,不仅彻底搅乱了陕西官场的死水,也让所有依附于明廷这棵大树的势力感到了末日将至的恐慌。

流民屯派往西安方向的探子如同走马灯般传递回最新的消息:

西安府城门昼闭,官吏奔逃,兵无战心。

范家位于城外的几处货栈正在日夜不停地装车,方向却不是向北返回山西,而是……向西!

“他们在向西跑?”林川盯着地图,眉头紧锁。向西,那是甘肃、青海方向,并非范家传统的势力范围,也不是前往北京或者关外清廷控制区的路径。这反常的举动背后,必然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陆夜不收有消息吗?”他问道。

“还没有。”杨把总摇头,“范家内部戒备森严,渗透不易。”

就在众人猜测不定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黑石寨胡三的引荐下,于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秘密来到了流民屯。

来人自称姓梁,是范家在陕西的一名外柜管事,但看他言谈举止和对范家核心事务的了解,绝非常人。他面色疲惫,眼中带着血丝,见到林川后,开门见山:

“林当家,诸位英雄,在下冒死前来,是代我家主人,向贵屯递一句话。”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范家,并非欲弃陕西而去。西行,实乃不得已之金蝉脱壳之计!朝廷……或者说,北京的那位陛下,已对我家主人起了疑心!东厂番子已至西安!”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东厂!这意味着崇祯皇帝或者他身边的权阉,已经注意到了范家与流民屯这类“民间武装”的接触,并将其视为威胁。

“为何?”吴秀才急问。

“树大招风,怀璧其罪。”梁管事苦笑,“我家主人联络各方,购置军械,本为助朝廷抗虏保境,然朝中有人构陷,言我范家‘勾结流寇,私募兵马,图谋不轨’!如今闯军逼近,朝廷无力西顾,正好借此机会清洗异己!西行,是避祸,亦是……为保存一丝力量,以待天时!”

他看向林川,目光诚恳中带着一丝急切:“林当家,我家主人让我转告,此前合作,虽有算计,但抗虏之心不变!如今局势危殆,北京已不可恃,闯军……终究非我族类。放眼天下,能于北地扎根,屡挫东虏兵锋者,唯贵屯与寥寥数支义军耳!我家主人愿将滞留陕西、无法及时运走的一批紧要物资——包括五千斤精炼硝石、两千斤硫磺、五百斤上好焦炭,以及……一份标注了晋冀两地多处隐秘仓库与联络人的图册,赠予贵屯!只求……只求他日若天下有变,贵屯能看在同是汉家苗裔、共抗东虏的份上,对我范家留存于北地的血脉,照拂一二!”

这是一个沉重的托付,也是一份巨大的厚礼!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在范家乃至他们背后的一部分晋商势力看来,大明朝廷气数已尽,而流民屯这类扎根地方、拥有实际军事实力的团体,或许才是未来乱世中值得投资和依靠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