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账本乾坤(2 / 2)

李县令的脸色越来越沉。他不是糊涂官,只是此前被这糊涂账目缠得焦头烂额,又碍于手下吏员盘根错节,难以深究。如今林川这“复式记账法”条分缕析,逻辑严密,瞬间将账目漏洞暴露无遗。

“好!好一个复式记账!”李县令拍案而起,眼中有了光彩,“脉络清晰,钩稽严密!周小虎,你此法从何学来?”

林川早已备好说辞:“小子逃难途中,偶遇一西域商队账房先生,濒死相助,得其指点一二。”他将来源推给虚无缥缈的“西域商队”,既解释了自己为何会懂这个时代罕见的知识,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李县令点点头,暂且信了,目光转向那包被衙役呈上的“毒米”:“此物,你又如何看?”

林川沉声道:“大人,此米色泽暗沉,有异味,非普通霉变。小子怀疑,其中掺入了某种毒物,意图制造流民恐慌甚至死亡,引发骚乱。”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张溥缓缓开口:“李县尊,近来边境不宁,建奴(指清军)细作活动频繁,常以金银收买我朝不肖官吏,刺探军情,扰乱后方。这粮库账目不清,流民粮食被下毒……几件事联系起来,恐怕并非巧合。”

张溥的话,如同一声惊雷。李县令猛地站起身,脸色煞白。他联想到近期一些关于清军斥候潜入边境的模糊情报,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若真是清军细作勾结内部吏员作案,那就不只是贪腐问题,而是通敌叛国的大罪!

“查!给本官彻查!”李县令厉声下令,立刻封锁粮库,拘押所有相关吏员严加审讯。

在林川提供的清晰账目框架下,审讯很快突破。那个最初负责记账的书吏,在证据面前心理防线崩溃,供认不讳:他早已被一名伪装成山西商人的清军细作重金收买,故意做乱账目掩盖亏空,并将部分粮食偷偷转移给细作作为活动经费。此次下毒,正是那细作指使,意图毒死一批流民,制造“官府赈济不力、逼反流民”的舆论,配合清军可能的军事行动。

案件水落石出,书吏被判处斩立决,通敌细作虽暂时在逃,但其阴谋已被挫败。李县令对林川感激不尽,不仅彻底洗刷了林川“妖言惑众”的罪名,还特意赏下了十两银子和一些粮食。

退堂后,张溥与林川并肩走出县衙。

“小友今日之举,不仅自证清白,更替朝廷揪出一大隐患,功莫大焉。”张溥看着林川,目光深邃,“你那记账之法,乃至对毒物的敏锐,皆非常人所能及。破庙教学,恐非你久留之地。”

林川心中一动,知道真正的机会来了。他拱手道:“张先生谬赞。小子只想在这乱世中,为无辜百姓寻一线生机。然一人之力微薄,如蜉蝣撼树。”

张浦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简易的舆图副本,低声道:“建奴亡我之心不死,陕西乃至整个北地,皆需未雨绸缪。小友有济世之才,困于破庙岂不可惜?复社同人,志在匡扶社稷,或许……你我可有携手之处。”

夕阳余晖中,林川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舆图,知道自已的命运之舟,已经驶入了更广阔却也更凶险的海洋。与复社的联盟,将为他后续整合资源、组建武装打开关键的大门。

(第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