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1 / 2)

唯一的大宗师刘病已根本不是朱厚烈的对手,霍光也不敢让他去冒险。

让朕去拖住他!刘病已想要上前牵制。

霍光急忙拦住:陛下,此人武功深不可测,绝非您能抵挡。

那...那现在该如何是好?刘病已焦急地问道。

霍光脸色阴郁,沉思良久,最终咬牙道:撤军吧!

撤军?就这么放弃吗?刘病已显然心有不甘,毕竟北疆城是他费尽心血才攻下的。

霍光劝说道:陛下,眼下只能如此。您看,此人武功已臻化境,单枪匹马就能击溃我军,这仗没法打。

虽然心有不甘,但形势比人强。

谁让朱厚烈的实力如此强悍呢?

十万大军依托地利或许还能抵挡四十五万敌军。

但顶尖高手的差距实在太大,对方高手肆意**,这仗根本没法继续。

霍光万万没想到,大明皇帝的武功竟恐怖如斯...

不过这一战对大汉而言也并非全无收获。

至少让霍光看清了大明皇帝的真实实力。

这一战让他深刻体会到,在强者如云的武林中,一位大宗师的实力足以左右战局!

他们败在顶尖高手的差距上,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大汉皇朝的江湖中,真正的高手寥寥无几。

大内虽有些能人,数量却不多,更无人能及朱厚烈的强悍。

“传令下去,全军撤退!”霍光果断下令。

大汉士兵毫不迟疑,迅速撤离。

此时大明军队刚刚破城。

留下三万断后,其余人马早已撤离。

约两刻钟后,断后的三万将士全部阵亡。

于峰上前请示朱厚烈:“皇上,是否追击?”

“追!”朱厚烈冷声道,“这一仗必须让大汉痛彻心扉,从此不敢再犯!”

“遵命!”

于峰毫不迟疑,率十万大军疾追而去。

追逐持续了半个时辰,于峰终于追上大汉残军。

荒漠中,双方再度交锋,但局势对大汉极为不利。

他们仅剩不足五万兵力,而敌军数量是他们的两倍,战力更是碾压。

见势不妙,刘病已当即下令:“全军撤退!朕来断后!”

“皇上,您先走!”霍光急劝。

刘病已却道:“大将军放心,朕自有应对之策!”

说罢,他孤身迎敌,大汉军队趁机撤离。

大漠之中,刘病已独自面对追兵,内力激荡,双掌猛然推出,一股磅礴之力轰然爆发!

狂风卷起漫天黄沙,如怒涛般扑向大明军阵!

冲在最前方的大明骑兵急忙收紧缰绳,战马嘶鸣着扬起前蹄。

刘病已掌风所至,三百敌兵瞬间毙命!

这雷霆一击令大明全军骇然,无人再敢逼近半步。

他转身扫视严阵以待的明军,寒声道:越界者死!

说罢拂袖而去。

于峰凝视着那道远去的身影,感叹道:汉帝亲为断后,刘询真乃人杰!

撤军!

距汉境已不足五十里,继续追击恐生变故。

于将军当即下令收兵,但汉宣帝的英姿已深深刻在他脑海中。

......

朱厚烈仅用一日便**北疆城。

此战最狼狈的当属大隋。

因消息闭塞,隋军仓促发兵攻打大明南疆。

起初南疆守备空虚,眼看就要得手。

岂料次日明军援兵突至,杀得隋军溃不成军。

三日后隋廷才知,汉军早已撤离。

这次隋朝算是被大汉结结实实摆了一道。

......

北疆王府大殿上,朱厚烈端坐主位。

重回故地,心境却已大不相同。

毕竟坐了半月龙椅,如今再坐回王座,感受截然两样。

殿门外出现熟悉的身影——正是大将军于峰。

于峰走到朱厚烈面前,单膝跪地禀报:陛下恕罪,末将未能擒获敌军,让他们逃脱了。

朱厚烈淡然挥手:无妨,逃便逃了。

他话锋一转,问道:于将军,你如何看待汉宣帝刘询此人?

对于这位**,朱厚烈自然了如指掌。但眼前这个刘询,却与史书记载大相径庭,倒像是民间戏文《乌龙闯情关》里演绎的那位君主。这令朱厚烈颇感意外,没想到儿时戏文中的人物竟活生生出现在眼前。

无论正史**,刘询皆以明君形象流传。朱厚烈虽对其心怀欣赏,可惜二人分属敌对阵营。要实现宏图伟业,他们注定兵戎相见。

于峰沉吟道:论**之道,刘询尚显青涩。幸有霍光这等能臣辅佐,方能稳坐龙椅。他话锋一转,不过今日追击时,这位国君竟独自断后掩护士卒撤退。如此气魄,古今罕见,末将实在钦佩。

这番评价中肯实在。朱厚烈并不意外——这个刘询确实堪称劲敌。他之所以询问,正是要印证心中判断。

大汉国富民强,又有明君执政,绝非易与之辈。朱厚烈凝视沙盘沉吟。

于峰附和道:确实如此。大汉坐拥百万雄师,高手如云,更有天师府坐镇。

既如此,当先取弱者。朱厚烈手指沙盘上蒙元的旗帜,决然道,相较之下,蒙元更易攻克。

尽管身负龙元之力已臻不死之境,朱厚烈仍做出了最务实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