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襄国血战(1 / 2)

信都依旧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被北秦军的深壕土垒紧紧束缚,在日渐寒冷的天气中艰难喘息。围城已有时日,城内虽显疲态,但拓跋秃髡的凶顽犹在,短期内仍无崩溃迹象。独孤信稳坐中军,耐心十足,但他深知,数万大军顿于坚城之下,若久无动作,锐气易堕,且易给周边魏军喘息之机。

这一日,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沙盘,手指点向信都西北方向另一座重镇——襄国。

“襄国,乃信都西北屏障,亦是连通并州之要隘。若取襄国,则信都彻底沦为孤城,北可威慑中山,西可扼守井陉。”独孤信对帐下诸将道,“信都固若金汤,我等便先断其臂膀。传令,命鹰扬郎将王猛,率本部一万五千步卒,并加强弩炮三十架、冲车五辆,即日北上,攻打襄国!”

选择王猛,因其勇猛善攻,且此前武安之战证明其能严格执行命令。分兵一万五千,已是围城部队中能抽调的较大兵力,既显示对襄国的重视,又不至于过度削弱对信都的主围困。

王猛得令,兴奋不已。他肩头箭伤已愈,正渴望着再次建功立业。即刻点齐兵马器械,浩浩荡荡离开大营,向北进发。

襄国,亦是河北名城,城防虽略逊于信都,却远比一般州县坚固。守将并非宗室,却是一员久经沙场的北魏老将,名叫尉迟槿。此人用兵稳健,得知北秦大军围困信都后,便知唇亡齿寒之理,早已动员全城,囤积守城物资,加固城防,并将周边溃兵收拢入城,守军达到近八千人,抵抗意志坚决。

北秦军抵达襄国城外,王猛观察城防,见其守备森严,知是一场硬仗。他依例先射劝降书入城,被尉迟槿撕毁,并将信使逐回。

“既然如此,便休怪某无情了!”王猛大怒,下令即刻准备攻城。

翌日黎明,北秦军的战鼓如同雷鸣般擂响,打破了冬日的沉寂。攻城开始了!

数十架弩炮率先发出怒吼,石弹与火矢划破晨雾,如同冰雹般砸向襄国城头,砖石飞溅,烟火四起。城上魏军亦以床弩和投石机还击,巨大的石块落入北秦军阵中,造成惨烈伤亡。

在远程火力的掩护下,北秦步卒推动着沉重的冲车和云梯,如同潮水般向城墙涌去。箭矢如同飞蝗般在空中交错,不断有士兵中箭倒地,但后续者毫不犹豫地踏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

冲车艰难地抵近城门,开始猛烈撞击,发出“咚!咚!咚!”的巨响,震人心魄。而更多的士兵则冒着城头倾泻而下的滚木礌石、沸油金汁,奋力攀爬云梯。

城头之上,尉迟槿白发飘洒,亲自督战,指挥若定。魏军守卒拼死抵抗,将一切能扔的东西都砸下去,用长矛将攀上城头的北秦士兵捅落。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午后,北秦军发动了数次猛攻,皆被击退,城墙下已是尸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土地,连护城河的水都变得浑浊赤红。北秦军的弩炮虽猛,却难以彻底压制城头,冲车对包铁城门的效果亦不明显。

王猛看得双目赤红,亲自披甲持盾,冲到一架云梯下,怒吼道:“跟我上!”

他一手举盾格挡箭矢擂石,一手攀梯而上,亲兵紧随其后。眼看就要接近垛口,一阵密集的箭雨射来,身旁亲兵惨叫跌落。王猛臂盾连中数箭,险些脱手,被迫退下。

就在这僵持不下、伤亡惨重之际,一名北秦队正引起了王猛的注意。此人名叫老魏,年近四旬,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兵,脸上带着一道深刻的刀疤。

老魏所在的进攻区域,伤亡尤其惨重,云梯数次被推倒。他见强攻不成,观察到一个细节:城楼一侧的敌楼因遭石弹多次击中,结构似乎有所损坏,且守军注意力多被正面的云梯吸引。

他嘶哑着嗓子对身边残余的几十个弟兄吼道:“别从这爬了!跟老子来!去撞那破楼!”

他带着这几十人,顶着盾牌,迂回到那处受损敌楼的下方。这里并非主攻方向,箭矢稍疏。

“搭人梯!把老子顶上去!”老魏吼道。